心悬陇上月,威带日南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河阳(hé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情舒畅愉快。
汲长(jí cháng)的意思:努力追求长进,不断学习进取。
旌节(jīng jié)的意思:旌节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或杰出的人物。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满堂(mǎn táng)的意思: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座无虚席,场面热闹繁荣。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为刘侍御叔清升任扶风郡守而作的赠诗。诗中描绘了刘侍御出征的壮丽场景,以及对其赴任后政绩的期待与祝愿。
首联“旌节发河阳,君行西路长”,开篇即以“旌节”点明刘侍御的出征,河阳之地象征着远行的起点,而“君行西路长”则预示着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颔联“心悬陇上月,威带日南霜”,运用比喻手法,将刘侍御的心比作陇上之月,既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也暗示其内心坚定如月;“威带日南霜”则形容其威严如同南方冬日的霜雪,既展现了其军事才能,也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威望。
颈联“入郡春随马,谈兵秋满堂”,描绘了刘侍御到任后的情景。春随马,意味着他将带来生机与希望;谈兵秋满堂,则表明他在讨论军事策略时,能给人们带来深思与收获。
尾联“于今汲长孺,易使鬓毛苍”,引用汲长孺的故事,表达了对刘侍御的敬仰之情。汲长孺是汉代著名的谏议大夫,以其忠诚和智慧著称。此处暗含对刘侍御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官场上像汲长孺一样,即使鬓发斑白,仍能保持忠诚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刘侍御的英勇与智慧,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