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双树梅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池 亭 双 树 梅 花 宋 /杨 万 里 开 尽 梅 花 半 欲 残 ,两 株 晴 雪 作 双 寒 。团 栾 遶 树 元 无 见 ,只 合 池 亭 隔 水 看 。
- 翻译
- 梅花已经盛开至凋零,只剩半树,如同两株晴天下的雪景般清冷。
环绕在树旁的团栾(圆形的石头堆,这里指假山)难以看见,最好隔着池塘和亭台欣赏这美景。
- 注释
- 尽:完,全部。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晴雪:晴朗天气下的白雪,形容洁白无瑕。
团栾:圆形的石头堆,园林中的装饰。
元无见:完全看不见。
只合:只应,应当。
池亭:池塘和亭台,园林中的景观。
隔水:隔着水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通过对梅花和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
"开尽梅花半欲残,两株晴雪作双寒。" 这两句通过梅花几乎盛开但仍带有几分残留的状态,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不完全绽放的意境。"两株晴雪作双寒"则形象地把白色梅花比喻为晴日中的雪花,强调了梅花之美和独特的季节感。
"团栾绕树元无见," 这里的“团栾”指的是枝叶交织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长环境的观察。"只合池亭隔水看。" 这句则提出一种观看梅花的建议,即通过池水和亭台这种景观元素来间接欣赏,这种方式既能保护梅花,又能在视觉上增添一层美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把握,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高妙理解。通过这种间接的欣赏方式,诗人强调了一种超越直接观赏、更为深远和内在的美学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