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运疲屡周,谁续天地泯?
内寂灵与绵,上吉凶所眹。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肝肾(gān shèn)的意思:形容非常辛苦或痛苦。
黄泉(huáng quán)的意思:指死亡、阴间或地狱。
吉凶(jí xiōng)的意思:吉凶表示吉利和凶险,指事物的好坏、吉凶祸福。
蝼蚓(lóu yǐn)的意思:指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真阳(zhēn yáng)的意思:真阳指的是太阳的真实光芒,比喻真理、正义和光明。
至阴(zhì yīn)的意思:指极为阴冷、寒冷的地方或事物。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述意十六章》中的第十二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宇宙规律以及个体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真阳不寓元,至阴不栖牝”以阴阳二元对立的概念开篇,暗示着生命的两面性,阳刚与阴柔、活力与沉静的相互依存与转化。接着,“甲运疲屡周,谁续天地泯?”通过描述时间的循环往复,引出对宇宙永恒与个体生命短暂的对比思考,提出“续天地泯”的疑问,即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延续宇宙的意义。
“奈何身为蝣,镂斲到肝肾。”这一句将人比作蜉蝣,强调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镂斲到肝肾”则表达了个体在追求生命价值时的执着与努力,即使是在身体的最深处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内寂灵与绵,上吉凶所眹。”这里“内寂”与“灵与绵”形成对比,前者指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者可能指的是生命力或精神的延续。而“上吉凶所眹”则提示了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和生命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暗示了在面对吉凶时,内心应保持平和与坚韧。
最后,“胡尔不黄泉,而欲侣蝼蚓。”诗人以黄泉和蝼蚓为喻,表达对生命的终极归宿的思考,以及对与低等生物为伴的无奈与讽刺,反映了对生命价值和存在的深层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宇宙、个体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和人文关怀。
五月出师时,老臣抱忧惧。
端筴问詹尹,愿告吉凶故。
卦得明夷终,惊愕不敢露。
庸知三日后,日眚大可怖。
天象与人占,真如相对语。
师出无寸功,败书常踵路。
世道复谁论,当局委而去。
更令水中榆,袅袅擎槃露。
秋风日以高,吾未得死所。
援笔识蓍辞,泪血满襟素。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甚时重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