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墨色(mò sè)的意思:指黑色或深黑色。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一壶(yī hú)的意思:指一壶酒,用来比喻一种特定的情感或境况。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鉴赏
这首诗以“菊竹”为题,通过描绘秋日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若不重阳贳一壶”,以重阳节饮酒赏菊的传统习俗入笔,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这里的“贳一壶”,即借酒之意,既是对节日氛围的渲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在秋风送爽、菊花盛开之际,借酒助兴、品味生活的愿望。
次句“那能了此菊花逋”,紧承上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追求。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因其美丽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坚韧不屈的品格而被赋予了高洁的寓意。“逋”字在此处意为“错过”,诗人似乎在说,如果错过了这菊花盛开的时节,那将是一种遗憾。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菊花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应错过的执着追求。
后两句“竹梢墨色潮如此,试看明朝有雨无”,则转向对竹子的描写。竹子在诗中常被赋予坚韧、清高的象征意义,这里通过“墨色潮”这一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秋风中的姿态,仿佛墨色的波浪在竹梢间涌动,充满了动态之美。同时,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对次日天气的猜测,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预知的变化,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饮酒赏菊、竹梢墨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在享受美好时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好奇与期待。诗中既有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有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乔民瞻赴官闽中
我昔游梁走千里,回望江南隔江水。
是时公作桐汭官,不复东来问行李。
人言左史有重客,玉面青衫气豪伟。
酒催红蜡诗欲成,月堕秋江客方起。
我从京洛尘中来,哦君新篇眼如洗。
溅血惊魂二十年,长梦清樽奉簪履。
相逢吴会不相识,昔年强健今如此。
如公自是台阁人,老困一官何乃尔。
只今尚作入幕宾,无事不令公怒喜。
丈夫要当列鼎食,何止忍饥分斗米。
且须拄颊望闽山,饱看麦秋丹荔子。
夜苦秋蚊达旦不寐
昔年记淮邦,茅庐蔚秋草。
两耳无晨昏,秋蚊困飞绕。
利吻极惨伤,群飞固轻矫。
悬知孀女祠,未可较多少。
至今梦中雷,客枕疑已晓。
那知三家村,复此终夕挠。
青烟郁蒿艾,横空益奔扰。
手倦劳扑缘,眼病恶薰燎。
谁言天宇大,微物吝除剿。
何必养嘉羞,便可付丹鸟。
九日风雨终日用怀载扬韵
九日清尊强挽秋,满庭风雨复谁游。
俗人言下无三语,此老胸中有九流。
白发不妨欺短帽,黄花应解笑痴愁。
客情老去何曾好,双鲤书来几日收。
中元日雨中录所见
颠风急来万木萎,迅雷不听人掩耳。
南山栖鸟失故巢,北山翔龙卷湖水。
翔龙掉尾不肯收,眼看沧波接云起。
想当舟楫避惊涛,无数鱼虾趁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