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和仇丽亭(其三)》中的一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赏花的雅趣,以及对梅花独钟的情怀。
首句“典衣曾共湖干宿”,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曾经为了赏花而典当衣物,夜宿湖畔的情景。这里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豁达洒脱的生活态度。典衣换得一晚的宁静与美好,这种行为本身就充满了诗意。
接下来的“次第看花不忆家”,则进一步展示了他们赏花时的心境。在花海中漫步,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从一树花开到另一树花开,他们的目光被眼前的美丽所吸引,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以至于忘记了归家的路途。这种忘我沉浸于自然之美的状态,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境界。
“几度哦君好诗句”一句,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与友人共同创作的回忆。在这里,“哦”字用得恰到好处,既有吟诵之意,又蕴含着对友人佳作的欣赏之情。这表明诗人与友人在赏花之余,还共同分享了文学创作的乐趣,彼此的诗歌交流加深了友谊,也丰富了彼此的精神世界。
最后,“先生意独在梅花”点明了诗人的独特情感所在。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诗人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先生”既是自指,也暗含对友人的敬意。诗人独爱梅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外在美,更因为它所承载的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这与他个人的追求和理想相契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高雅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道驿丞歌
马道驿臣八十五,身寄西秦家东鲁。
耳聋齿脱鬓如霜,出入逢迎状伛偻。
路接青桥与武关,栈道崎岖无与伍。
不卑小官有展禽,不薄乘田有尼父。
尔心岂是学圣贤,蜗角蝇头良自苦。
余也东朝师保臣,罔生六十负君亲。
抗章十数不得请,今始给驿归梁岷。
宦情见尔如胶漆,方信余为勇退人。
胡笳曲
长风吹高海底月,半落洮河色如雪。
胡笳写出陇头声,千声万声吹不歇。
此时都尉兵初尽,此夕单于阵方结。
沸地黄沙冻欲牢,连天白草烧难热。
玉箸啼还遍,红颜坐相诀。
《杨柳》曲中离别久,《梅花》管里音书绝。
胡笳本是从胡起,曲曲缘云咽流水。
飞入重城怨已深,听临遥塞愁应死。
谁知沙畔卷寒芦,一曲能消胆气粗。
更使胡雏双泪落,万群嘶月过飞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