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石假山》,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石头假山的独特感受。"磊奇成我山"描绘了假山虽由石块堆砌而成,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气势,如同自然山岳般雄伟壮观。"云气遽袅袅"则赋予了假山灵动的动态感,仿佛山间缭绕的云雾,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勺水即溟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即使是最小的水洼,在假山的映衬下也显得深邃广阔,如同大海一般。"拳石是蓬岛"则将一块小小的石头比作仙人居住的蓬莱仙岛,表达了诗人对假山艺术巧夺天工的赞叹,以及对超凡意境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石假山的艺术魅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工巧妙融合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天宁寺登高歌
我来正值西风时,千林红叶舒清姿。
禅房花木颇不俗,况复黄菊开满篱。
更登小山骋远目,杈丫老树皆十围。
云际阴阴日明灭,嗷嗷天末鸿雁飞。
徘徊且倚石上酌,清霜已降蟹螯肥。
茱萸满杯新酿绿,无言独自延清晖。
此时微雨断复续,苍然湿翠沾人衣。
落叶满山万籁寂,惟闻松间时涓滴。
微风作冷客欲归,清磬一声寒烟夕。
答子馥
达人贵无忧,智者多玩世。
忘形与物齐,损益焉足计。
当荣不骄矜,处苦岂忧惧。
盛衰固表里,否泰信崇替。
草木有荣枯,取怨朔风厉。
日月有明晦,敢怨浮云蔽。
托身宇宙中,霜露皆恩惠。
神宁礼自舒,欲止欢来遇。
翱翔游太清,逍遥度年岁。
偕时进德业,崇礼期昌世。
感君笃道义,努力自勖励。
侍姑冯夫人游石鼓山
佐馂得馀閒,游山觅幽赏。
晨兴奉板舆,意在怡色养。
出郊二十里,境渐异墨尘坱。
奇峰迎面来,松筱密如幌。
穹窿大石鼓,擘自巨灵掌。
鸟道盘一线,螺屏列万丈。
舆夫作蛇行,蜿蜒陟林莽。
古刹峙山椒,结构极闳敞。
衣钵五代遗,榱桷普陀仿。
登攀屴崱峰,白云任俯仰。
岩洞探灵源,仙踪殊惝恍。
翼然水云亭,愚斋署诗榜。
寺门涌泉出,有池数弓广。
久旱从不枯,佛法现龙象。
寺左喝水岩,壁錾大士像。
活活龙头泉,激轮钟自响。
右瞰达摩洞,幽僻莫可状。
面壁悟禅机,眼底颈明朗。
纵无换骨丹,颇萌出尘想。
慈姑困步履,扶掖代藜杖。
不愁暝色催,愿睹白毫放。
停车为少留,归路月已上。
《侍姑冯夫人游石鼓山》【清·刘韵】佐馂得馀閒,游山觅幽赏。晨兴奉板舆,意在怡色养。出郊二十里,境渐异墨尘坱。奇峰迎面来,松筱密如幌。穹窿大石鼓,擘自巨灵掌。鸟道盘一线,螺屏列万丈。舆夫作蛇行,蜿蜒陟林莽。古刹峙山椒,结构极闳敞。衣钵五代遗,榱桷普陀仿。登攀屴崱峰,白云任俯仰。岩洞探灵源,仙踪殊惝恍。翼然水云亭,愚斋署诗榜。寺门涌泉出,有池数弓广。久旱从不枯,佛法现龙象。寺左喝水岩,壁錾大士像。活活龙头泉,激轮钟自响。右瞰达摩洞,幽僻莫可状。面壁悟禅机,眼底颈明朗。纵无换骨丹,颇萌出尘想。慈姑困步履,扶掖代藜杖。不愁暝色催,愿睹白毫放。停车为少留,归路月已上。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467c6a46e1f59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