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笔处士屠希》
《赠笔处士屠希》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屠希祖是屠牛坦,今日却屠秋兔毫

识有三副健,可怜无副一心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chùshì
sòng / cháoshuōzhī

shìniútǎnjīnquèqiūháo

shíyǒuxīnsānjiànliánxīnlá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三副(sān fù)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三种不同的表情或态度。

识有(shí yǒu)的意思:认识并了解某人或某事物的真相

屠牛(tú niú)的意思:指残忍杀害,毫不留情。

兔毫(tù háo)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画画的技艺极其精细细致。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自识(zì shí)的意思: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

秋兔毫(qiū tù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屠牛坦(tú niú tǎn)的意思:指一个人勇敢无畏,敢于担当,毫不畏惧困难和危险。

注释
屠希祖:人名,可能暗示身份转变。
屠牛坦:原名,与屠希祖形成对比。
今日:现在。
秋兔毫:指代笔,兔子的毫毛常用于制作毛笔。
自识:自我认识,意识到。
有心:指坚定的决心。
三副健:三颗坚定的心。
可怜:可惜。
无副:没有。
一心劳:一颗心劳累不堪。
翻译
屠希祖本名屠牛坦,如今却以杀兔为业。
他自知有三颗心都十分坚定,可惜没有一颗心能得安宁。
鉴赏

这首诗以屠夫屠希祖为题材,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人物的转变和心境。首句“屠希祖是屠牛坦”暗示他原本的职业是屠夫,而“今日却屠秋兔毫”则描绘了他如今从事的是更为精细的工作,如制作或使用兔毫笔,这可能象征着他的生活境遇或身份的转变。

接下来,“自识有心三副健”表达了屠希祖在新的工作中展现出的专注与技艺精湛,他有三颗心(或许指三个工具或三个方面)都十分熟练,显示出他的专业能力。然而,“可怜无副一心劳”则揭示了他虽然技艺高超,但可能内心孤独,因为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志趣或伙伴,使得他的专注显得有些孤寂。

整首诗通过屠夫转行做文人之事,寓言性地反映了人生的转换和内心的矛盾,体现了诗人对屠希祖境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过周匏庵汶上旧业

汶水桥东处士家,漆园深处满烟霞。

到来竹阁凉如水,绕径空余枳壳花。

(0)

边词·其一

春入中原花满枝,边庭春尽柳无丝。

交河三月方开冻,流到家乡恐亦迟。

(0)

送须觐予还晋陵

啄粟野田黄口雀,尽日挥之苦难却。

翛然老鹤迥出群,连轩矫翼谁能驯。

春风楼前梅花白,看花君作西洲客。

细雨冥冥梅子肥,鹧鸪声里送将归。

何须咎君言别早,客舍虽佳归更好。

一帆明日向东去,正是鄙夫心忆处。

(0)

春日过紫山草堂不值

晓越城西陌,湖风吹客颜。

苍苍烟水窟,小小雨花关。

鸡犬寒梅外,琴书深竹间。

徘徊不敢问,独对南屏山。

(0)

秋潭吟

川谷险不塞,林薮幽可探。

夙驾兴东郭,遥遥诣西潭。

坐揽石壁趣,泼面飞生岚。萝蔓互牵束,蓠芷相■鬖。

鸟佚攀树息,鱼定抱沙潜。

溪嗽无止水,云卧有寒岩。

明游情已怿,暮观智自酣。

感此捐猥吝,澄抱绝痴贪。

(0)

游安宁温泉

野性颇爱山,逢山便欲住。

那知此山中,幽胜复无数。

桃花艳春津,鳞鳞踏前路。

沈绿注芳池,悠扬滋暖露。

本非无垢人,幸可洗尘雾。

石壁奔云泉,聆风俨韶濩。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

灵窍覆千钟,贪看忘故步。

秾纤半帘日,流光不肯驻。

世俗未能遗,沈吟返三顾。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