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陪 张 燕 公 登 南 楼 唐 /尹 懋 君 子 每 垂 眷 ,江 山 共 流 眄 。水 远 林 外 明 ,岩 近 雾 中 见 。终 日 西 北 望 ,何 处 是 京 县 。屡 登 高 春 台 ,徒 使 泪 如 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眷(chuí juàn)的意思: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的亲切关怀和关注。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京县(jīng xiàn)的意思:指官员迁官、调动职位或升迁的行为。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流眄(liú miǎn)的意思:形容眼神流转不定,不安定或深情款款。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中见(zhōng jiàn)的意思:指能够从一件事物的局部看出整体的特点或本质。
- 注释
- 君子:指德行高尚的人。
垂眷:深切地关怀或留恋。
江山:江河与山川,泛指国家的疆土或自然美景。
流眄:流转目光观看,形容赏景时的目光移动。
水远:远处的水面。
林外:树林的外面。
明:明亮,清晰可辨。
岩近:靠近的岩石。
雾中见:在雾中显现。
终日:整天。
西北望:向西北方向眺望,古代常以此表达对故乡或京城的思念。
京县:京都,古代国家的首都或中央政府所在地。
屡登:多次登上。
高春台:春天里较高的楼台或高地,常作登高望远、抒发情感之地。
徒使:只使得,仅仅导致。
泪如霰:眼泪像雪珠一样落下,形容极度悲伤。
- 翻译
- 品德高尚的人常怀眷恋,江河山川同他一起流连忘返。
水源向远方的树林处清晰可见,岩石在近处的雾中时隐时现。
整天向西北方向眺望,哪里才是京都的所在?
多次登上春日里的高台,只能让泪水像雪珠般洒落,徒增伤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尹挚所作,名为《奉陪张燕公登南楼》。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赞赏之情。"君子" 指的是品格高尚的人,这里代指张燕公。"垂眷" 意味着凝视、注目,而"江山共流眄" 则是说这份美景连同观者的心境都在流动变化中,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 这两句描绘了南楼所见之景。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远处水面和近处山石的不同景象,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终日西北望,何处是京县。" 这两句流露出一丝思乡之情。诗人在南楼上仰望西北方向,那里有他心中的家乡,这种对远方故土的眷恋,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
"屡登高春台,徒使泪如霰。"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每次登上高台所感受的情感波动。"徒使" 意味着尽管如此,但仍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和感慨,"泪如霰" 则形容眼泪象细雨般落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乡愁或人生无常等复杂情感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经进盐图诗八首·其三煎盐图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脩洁。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
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
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
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