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觌面(dí miàn)的意思:指面对面见面,形容两人近距离接触。
濠梁(háo liáng)的意思:濠梁是指城墙或堤坝上的悬崖峭壁,也用来比喻高耸的大楼或高大的山峰。
面相(miàn xiàng)的意思:
[释义]
(名)〈方〉相貌,样子。
[构成]
偏正式:面(相尾花(wěi huā)的意思:指事物的末尾或最后一点。
悟道(wù dào)的意思:指达到了对宇宙、人生、道德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揶揄(yé yú)的意思:用轻蔑、嘲笑的语言或行为来戏弄、调侃他人。
麈尾(zhǔ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 翻译
- 一直以来,领悟大道并不依赖于书本知识。
面对面交流,真理已经充分显现。
- 注释
- 从来:自古以来。
悟道:理解人生真谛。
不由书:不依靠书本学习。
觌面:面对面。
相呈:展现。
已有馀:已经足够。
麈尾:古人用来拂尘的工具,象征智慧。
花飞:比喻道理或智慧如花般飘散。
终不近:始终无法真正接近。
濠梁:濠水之滨,庄子与惠施辩论之地。
古鬼:寓言中的古代智者。
解揶揄:懂得嘲笑、讽刺。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心境与自然景物交融,表达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诗句。开篇即指出悟道不必依赖书本知识,真理常在眼前却往往被人忽略。"觌面相呈已有馀"一句,用“觌”字形容事物之间的接触和显现,暗示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追求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领悟。
接着,诗人描绘自然景象:"麈尾花飞终不近",这里的“麈尾”指的是鹿尾状的花朵,它们在空中飘散,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和距离感,不被世俗所污染。这种意境与诗人追求的心灵状态相呼应。
最后两句:"濠梁古鬼解揶揄",濠梁即指濠州的桥梁,而“古鬼”则是一种比喻,暗示那些久远的、被世人遗忘的故事或精神。诗人通过这些“古鬼”的揶揄(一种轻松而不失尊严的讽刺方式),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的豁达和自在。
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是一位饱学之士对于生命和精神世界深刻感悟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
湛然有琴癖,不好凡丝竹。
儿时已存心,壮年学愈笃。
仓忙兵火际,遗谱不及录。
回首二十秋,丝桐高阁束。
栖岩有后人,万里来相逐。
能继箕裘业,待予为季叔。
今冬六十日,对弹五十曲。
五旬记新声,十朝温已熟。
高山壮意气,秋水清心目。
阳春撼琼玖,白雪碎瑶玉。
洛浦太含悲,楚妃叹如哭。
离骚泣鬼神,止息振林木。
秋思尽雅兴,三乐歌清福。
自馀不暇数,渴心今已沃。
昔我师弭君,平淡声不促。
如奏清庙乐,威仪自穆穆。
今观栖岩意,节奏变神速。
虽繁而不乱,欲断还能续。
吟猱从简易,轻重分起伏。
一闻栖岩声,不觉倾心服。
彼此成一家,春兰与秋菊。
我今会为一,沧海涵百谷。
稍疾意不急,似迟声不局。
二子终身学,今日皆归仆。
我本嗜疏懒,富贵如桎梏。
幸遇万松师,一悟消三毒。
早晚挂冠去,闾山结茅屋。
蔬笋粗充庖,粝饭炊脱粟。
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
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
《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元·耶律楚材】湛然有琴癖,不好凡丝竹。儿时已存心,壮年学愈笃。仓忙兵火际,遗谱不及录。回首二十秋,丝桐高阁束。栖岩有后人,万里来相逐。能继箕裘业,待予为季叔。今冬六十日,对弹五十曲。五旬记新声,十朝温已熟。高山壮意气,秋水清心目。阳春撼琼玖,白雪碎瑶玉。洛浦太含悲,楚妃叹如哭。离骚泣鬼神,止息振林木。秋思尽雅兴,三乐歌清福。自馀不暇数,渴心今已沃。昔我师弭君,平淡声不促。如奏清庙乐,威仪自穆穆。今观栖岩意,节奏变神速。虽繁而不乱,欲断还能续。吟猱从简易,轻重分起伏。一闻栖岩声,不觉倾心服。彼此成一家,春兰与秋菊。我今会为一,沧海涵百谷。稍疾意不急,似迟声不局。二子终身学,今日皆归仆。我本嗜疏懒,富贵如桎梏。幸遇万松师,一悟消三毒。早晚挂冠去,闾山结茅屋。蔬笋粗充庖,粝饭炊脱粟。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4167c670c87355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