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刘 兵 曹 还 陇 山 居 唐 /皇 甫 冉 离 堂 徒 宴 语 ,行 子 但 悲 辛 。虽 是 还 家 路 ,终 为 陇 上 人 。先 秋 雪 已 满 ,近 夏 草 初 新 。唯 有 闻 羌 笛 ,梅 花 曲 里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辛(bēi xīn)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的心情。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离堂(lí táng)的意思:指离开会议或讨论的场合,表示不再参与讨论或决策。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虽是(suī shì)的意思:尽管如此,虽然如此
行子(háng zǐ)的意思:指走路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行走的方式或态度。
宴语(yàn yǔ)的意思:宴请时的言辞或祝词。
梅花曲(méi huā qǔ)的意思:指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 翻译
- 宴会后离别的话语,行者只感到辛酸。
虽然这是回家的路,但终究成了边疆人。
秋天未至,雪已铺满大地,接近夏天,草木才开始更新鲜。
只有在听到羌笛声中,才能感受到春天,在梅花曲调里。
- 注释
- 离堂:宴会的厅堂。
徒:空虚地。
宴语:告别时的交谈。
行子:出行的人。
悲辛:悲伤和艰辛。
还家路:回家的路。
终:最终。
陇上人:指边疆地区的人。
先秋:早于秋天。
雪已满:雪已经覆盖。
近夏:接近夏季。
草初新:草木刚显出新绿。
闻羌笛:听到羌族的笛声。
梅花曲:梅花主题的音乐。
春:春天的气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皇甫冉的《送刘兵曹还陇山居》,是一首送别诗。开篇“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两句,表达了分别时的情感复杂和对朋友未来生活的担忧。“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则描绘了将要归去之人的心境,虽然回到故乡,但仍旧是一位守卫边疆的人。接着“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两句,以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象的变化。
最后,“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羌笛之声在梅花中回荡,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朋友,但寓意深长,通过音乐和自然景物传递出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含蓄,感情真挚而淡远,体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璿玑泉
巨峰划中陂,东南无半麓。
中有百溪流,上有十丈瀑。
势割朱夏长,寒刮亭午目。
遂使神鬼工,中园得渗漉。
青天振飞响,殷雷转岩木。
谁寻从来源,汉使终往复。
此地济惠通,涓滴不敢掬。
明禁三百年,沟洫废为陆。
匠心理独成,凿井原山腹。
周蔽㟏岈嶂,窟藏环斗轴。
牵牛咫尺内,运如璿玑速。
洞掣玄冥宅,浩落珠万斛。
支分各汇陂,南走石池澳。
欻解抱瓮忧,滋生赖溪竹。
凫鹥日满梁,鲂鲤亦渐育。
匪直群类蕃,黄茂锡嘉谷。
济兖水利亡,旱虐时反覆。
狃俗自乏术,天岂罪饘粥。
乃知神禹功,润泽在四渎。
近者淮泗间,机法颇赢缩。
颍川虹饮筒,用乖文可读。
此志竟寥寥,栖托同麋鹿。
云水杳冥去,窈窕成春服。
缅昔辋川人,遗篇临池录。
《璿玑泉》【清·颜伯珣】巨峰划中陂,东南无半麓。中有百溪流,上有十丈瀑。势割朱夏长,寒刮亭午目。遂使神鬼工,中园得渗漉。青天振飞响,殷雷转岩木。谁寻从来源,汉使终往复。此地济惠通,涓滴不敢掬。明禁三百年,沟洫废为陆。匠心理独成,凿井原山腹。周蔽㟏岈嶂,窟藏环斗轴。牵牛咫尺内,运如璿玑速。洞掣玄冥宅,浩落珠万斛。支分各汇陂,南走石池澳。欻解抱瓮忧,滋生赖溪竹。凫鹥日满梁,鲂鲤亦渐育。匪直群类蕃,黄茂锡嘉谷。济兖水利亡,旱虐时反覆。狃俗自乏术,天岂罪饘粥。乃知神禹功,润泽在四渎。近者淮泗间,机法颇赢缩。颍川虹饮筒,用乖文可读。此志竟寥寥,栖托同麋鹿。云水杳冥去,窈窕成春服。缅昔辋川人,遗篇临池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67c6f928ce2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