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六丈尉新安》
《送张六丈尉新安》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安好江水往复似桐庐。

吏隐相称,官卑还自如

洛尘趋走里,周俗战争馀。

会自求知己,频飞一鹗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好(ān hǎo)的意思:平安、安全、健康

鹗书(è shū)的意思:指用鹰的羽毛写成的书信,比喻文章或书信的内容极为优秀,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会自(huì zì)的意思:自然而然地发生或变化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求知(qiú zhī)的意思:渴望学习知识,追求知识的渴求。

趋走(qū zǒu)的意思:迅速离开或逃跑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相称(xiāng chèn)的意思:指合适、相符合。

一鹗(yī è)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眼光犀利,见识高远。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一鹗书(yī è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浅薄、肤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送张六丈尉新安》。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张六丈即将赴任新安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新安美好环境的赞美。

首句“新安好江水”,直接点明了新安的自然美景,江水之美令人向往。接着“往复似桐庐”一句,通过将新安与桐庐相比,进一步强调了新安江水的美丽和宜人,桐庐作为江南名胜之地,此处的比较无疑增加了新安的吸引力。

“吏隐应相称,官卑还自如”两句,既是对张六丈即将担任的小官职务的肯定,也是对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在官场中保持自我,不为外物所累,这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洛尘趋走里,周俗战争馀”则以洛阳和周代的背景,反衬出新安的宁静与和谐。洛阳作为古代政治中心,充满了繁忙与竞争,而新安则远离这些喧嚣,保留着一份原始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会自求知己,频飞一鹗书”表达了对张六丈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新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如同展翅高飞的鹗鸟,既有自由也有成就。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诗人对新安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淡泊名利生活的推崇。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

晚浴新凉,风蒲乱、松梢见月。庭阴尽、暮蝉啼歇。

萤绕井阑帘入燕,荷香兰气供摇箑。

赖晚来、一雨洗游尘,无些热。心下事,峰重叠。

人甚处,星明灭。想行云应在,凤凰城阙。

曾约佳期同菊蕊,当时共指灯花说。

据眼前、何日是西风,凉吹叶。

(0)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其三

奋髯疾抵几,解衣徐探雏。

古来多快士,气吞两轮朱。

簿书高没人,迎笔风摧枯。

自许岂不豪,岁晏终何如。

(0)

方斋行

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

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

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彊。

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

客虽欲至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

采菊落英充糇粮,客即不来有馀香。

(0)

西江月·其一

渺渺风吹月上,濛濛雾挟霜回。百年心事老相催。

人在夕阳落外。有梦常嫌去远,无书可恨来迟。

一杯浊酒两篇诗。小槛黄花共醉。

(0)

生查子

残春雾雨馀,小院黄昏后。

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

酴醾插髻云,岁岁长如旧。

不是做词迟,却怕添伊瘦。

(0)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五

六客同游一醉乡,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争寻警策忙。

荐酒月陂林果熟,发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谈麈,襟袖无风亦自凉。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