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草汀鸥解唤愁,舍南舍北度鸣鸠。
《清明·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首句“汀草汀鸥解唤愁”,以汀洲上的青草和鸥鸟的鸣叫,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愁绪联系起来,暗示着清明时节特有的哀伤氛围。这里的“解唤愁”不仅指鸥鸟的叫声能引起人的愁思,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被外界景物所触发,两者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氛围。
次句“舍南舍北度鸣鸠”,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视线从汀洲转向村落,通过鸣鸠的飞翔和啼叫,展现了清明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鸣鸠的“度”字,生动地描绘了它们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循环。
后两句“深凭竹叶留春住,未信桃花逐水流。”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竹叶的“深凭”二字,既表现了竹叶的茂盛,也暗示了诗人希望春天能够停留,不愿它随时间流逝而消逝的心情。而“未信桃花逐水流”的反问,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不舍。桃花随水漂流,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无法挽留,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