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和 酬 裴 寺 丞 喜 子 修 书 宋 /梅 尧 臣 唐 宋 典 册 竟 骈 罗 ,汉 诏 重 令 与 削 磨 。古 圣 规 模 犹 可 法 ,众 贤 驰 骋 必 无 蹉 。既 除 太 史 来 为 尹 ,遂 用 非 才 往 补 讹 。代 匠 只 忧 伤 手 甚 ,君 宜 怜 我 不 遑 他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驰骋(chí chěng)的意思:指马匹奔驰奔腾,形容自由自在地奔跑,也泛指自由自在地行动。
代匠(dài jiàng)的意思:指代别人的工匠或技师,也可表示代替别人从事某项工作。
典册(diǎn cè)的意思:指记载着典章制度的册子,也指具有权威性的典籍。
非才(fēi cái)的意思:指非常有才华、非同一般的人。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骈罗(pián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繁杂杂乱,错综复杂。
圣规(shèng guī)的意思:指神圣的法则、准则或规范。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忧伤(yōu shāng)的意思:形容心情悲伤、忧愁的状态或情感。
众贤(zhòng xián)的意思:指众多有才德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通过对历史典籍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典范的尊崇以及对贤能人才的期待。首句“唐宋典册竟骈罗”形象地展示了唐代和宋代文献的丰富繁多,接下来“汉诏重令与削磨”则暗示了历史文献的修订和完善过程。
诗人认为,古圣先贤的行事准则仍有值得效仿之处,“古圣规模犹可法”,而优秀人才的施展才华应当避免错误,“众贤驰骋必无蹉”。接着,诗人以“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表达对裴寺丞选拔人才的赞赏,认为他能识人并纠正过失。
最后两句“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则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裴寺丞的感激之情,像是巧匠担心手艺不佳会损害作品,诗人希望裴寺丞能理解他的忧虑,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赞美了裴寺丞的识人之明和用人之道,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能被赏识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雪不出偶成八韵自斋中所见外皆禁不犯
静坐朝慵出,不知风雪临。
凝晖上窗纸,积冷到衣衿。
小片投墙隙,馀威结研心。
聆音琤可喜,想像浩难禁。
童子传来看,家人报说深。
卷书空自照,杯酒不辞斟。
意赏何烦对,传闻不害吟。
未应闭户卧,不及放舟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