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酒寻佳友,衣纱染翠烟。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山中寺庙的探访之旅,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禅意。诗人以“携酒寻佳友”开篇,既展现了探访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与友人共饮的欢聚氛围。接着,“衣纱染翠烟”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访客的衣物与周围的翠绿烟雾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两句,将听觉与视觉的体验巧妙结合,磬声清脆悦耳,如同品茗般令人陶醉;僧人的禅意则如清泉般清澈,给人以心灵的洗涤。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
“石静知逃世,山空自悟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石的静默象征着对尘世的逃避,山的空灵则暗示着对禅道的领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夜谈忘日暮,聊复浩歌还”描绘了夜晚与友人畅谈至深夜,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最终在歌声中返回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探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香山五老唐时贤,睢阳九老同神仙。
屏山老人乃其类,世代虽殊无后先。
老人家住山之麓,声价如金貌如玉。
古稀年过七旬馀,天与康宁多寿福。
麒麟凤凰蕃子孙,钟间气者登天门。
官居粉署濡雨露,鸳鸯行中朝至尊。
五花织锦回鸾诰,会看指日褒封到。
乌帽笼纱荷宠嘉,白银横带增光耀。
葵花重午菊重阳,乐事骈臻流庆长。
旨甘富贵出五鼎,兴□堂开罗绮香。
玉桃花对金光草,分明便是蓬莱岛。
此中无夜亦无秋,乌兔自飞人不老。
元方家住桃花坞,懒辟桃蹊营菊圃。
手栽佳本四十馀,一一品题俱按谱。
吴天九月生嫩寒,沆瀣露滴秋漙漙。
瓮头泼醅酒新熟,玩赏设席招衣冠。
黄如兼金白如玉,并蒂重台看不足。
牡丹芍药称富贵,倾国倾城总粗俗。
渊明解绶归园田,紫叶五亩饶风烟。
高名传播有往昔,逸驾追扳无后先。
白头我是南州叟,龙钟托在交亲友。
樽前也学少年狂,鬓插芳枝笑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