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宫词(gōng cí)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语言华丽、辞藻繁多。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汲冢(jí zhǒng)的意思:汲冢是一个古代典故,指的是向陷于困境或危险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绮语(qǐ yǔ)的意思:形容言辞华丽、绚丽多彩的语言。
世祚(shì zuò)的意思:指君主的权力和地位,也可以指一国的盛世和安定时期。
塔铃(tǎ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西胡(xī hú)的意思:西胡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举止粗鲁、野蛮、不文明的行为。
野史(yě shǐ)的意思:指非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名为《赖善卿到嘉禾为予作金粟道人诗使濒行曰金粟吟友为元璞尊者胡为无诗走笔一解兼东西白仲铭两宗匠一笑》。诗中以“琦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位饱读诗书、却因年岁增长而不再诵读外域佛经的智者形象。接着,诗人通过“宫词”与“野史”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不同理解和解读方式。
“劫灰何曾烧汲冢”,借用典故,暗示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并非完全毁灭,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下来。“世祚时闻语塔铃”,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性,即使是在动荡的时代,文化的声音依然能够被听见。
最后,“林下宁无读书者,梦中应见伍乔星”,表达了对隐居读书者的敬仰,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期待。伍乔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智慧和学问,暗含着对后辈学者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七
已歇黄塘昨夜雷,寺南新筑定曾催。
花名踯躅春长发,竹有茏葱手自栽。
元凯勒铭传在德,左司为郡号多才。
千秋也是寻常事,日月行天似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