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雪 夜 问 梅 宋 /姜 补 之 一 年 春 事 五 更 初 ,梦 觉 寒 香 乍 有 无 。门 外 不 知 深 浅 雪 ,只 应 消 瘦 玉 肌 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更初(gē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发展或变化的初期阶段。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深浅(shēn q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程度的深浅。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消瘦(xiāo shòu)的意思:指人体瘦弱、消瘦的样子。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玉肌(yù jī)的意思:形容皮肤白皙娇嫩,如同玉石一样光滑细腻。
不知深浅(bù zhī shēn qiǎ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了解不深,缺乏判断力和经验。
- 翻译
- 春天的事情在黎明时分开始萌动
从梦中醒来,寒香若隐若现
- 注释
- 一年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动。
五更初:天刚亮,五更时分。
梦觉:梦醒。
寒香:寒冷清晨的香气。
乍有无:忽然出现又消失。
门外:门外的景色。
不知:无法确定。
深浅雪:积雪的深浅。
玉肌肤:比喻洁白如玉的肌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补之所作的《雪夜问梅》。诗中描绘了一幅冬夜春梦初醒的画面。"一年春事五更初",点明了时间是在黎明前的五更时分,此时春天的气息刚刚开始苏醒,但还带着几分朦胧和不确定。"梦觉寒香乍有无",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感受到窗外飘来的梅花香气,若有若无,清冷而短暂,暗示着春天的悄然来临。
"门外不知深浅雪",诗人通过门外的雪景,形象地描绘出冬夜的深度和寂静,同时也暗含对门外梅花在雪中坚韧不屈的想象。"只应消瘦玉肌肤",以玉肌来形容梅花的洁白和娇嫩,仿佛在说只有梅花才能承受这样的寒冷,展现出其坚韧之美。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赞美,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婉和希望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山中赠别友人
何处邀君话别情,寒山木落月华清。
莫愁今夜无诗思,已听秋猿第一声。
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