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轩此高眺,眼底意苍然。
席移将堕石,琴起欲飞泉。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南轩远眺示王令》描绘了诗人倚窗远望的景象和心境。首句“凭轩此高眺”展现了诗人站在轩窗边极目远望的场景,表现出对远方景色的期待和向往。接着,“眼底意苍然”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沉与感慨,暗示着视野所及的广阔与壮丽。
“一气千江合”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江河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显示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而“孤踪万象先”则表达了诗人感觉自己在这样的宏大景象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又自有一种超然独立的孤傲之情。
“席移将堕石,琴起欲飞泉”两句通过想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心境。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座位仿佛要随着山石坠落,琴声似乎能带动泉水飞溅,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情感的激荡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最后,诗人以“不分王明府,能令胜地专”收尾,表达了对友人王令的敬佩和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这处美景的珍视,希望它能为王令所独享,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环境的共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王世贞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十九年前,老母到严濑。
此日重来游,随行皆儿辈。
儿长苕霅间,未审江流派。
自入富春江,风景先睹快。
昨宵息狂飙,吹雪如掌大。
倏忽遍山头,重重压篷背。
上天散飞琼,大河明玉带。
某水某山林,母为道梗概。
一角隐城楼,洼然处险隘。
想见当日情,长与冰霜耐。
欸乃舟橹遥,回首万山内。
惟有南北峰,高插云之外。
伯兄维扬来,面目生尘土。
陡说父病危,要我省吾父。
情景复疑猜,游移不自主。
俯顾有家人,家人愁万缕。
忽道吾父来,隔窗若有睹。
父来自何方,悲欢欲蹈舞。
壶酒设庭前,举杯话情绪。
同侪五六人,依然亲侍坐。
一酌情畅怡,再酌神吞吐。
三酌环视儿,凄然有所语。
语曰儿善谋,我谋亦安抚。
为看儿曹来,儿曹其善处。
闻之恻然悲,长跪期团聚。
未言鸡唱声,一枕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