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弓裘(gōng qi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心胸狭窄,不愿意宽容和包容他人。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世业(shì yè)的意思:指千秋万代的事业或事物。
缩地(suō dì)的意思:指能够缩小地方,使空间变小。比喻人才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发挥出大的作用。
文成(wén chéng)的意思:指文章或事物的成就、完成。
西堂(xī táng)的意思:西方的堂屋,指西方的宫殿或庙堂。
校官(xiào guān)的意思:指在校园中担任官职的人,也可泛指校园中的管理人员或教师。
学校(xué xiào)的意思: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炎热(yán rè)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紧急或危急。
益友(yì yǒu)的意思:益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益”指的是有益的、有帮助的,“友”指的是朋友。益友的基本含义是指有益的朋友,即对自己有帮助、有益处的朋友。
倚马(yǐ mǎ)的意思:倚马指的是依靠马匹的支持,也可以形容依仗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中山(zhōng shān)的意思:中山指的是中央和山脉,比喻权力的中心,也可以表示地位崇高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的教育工作者,李恭司训,即将前往藁城任职,与槐南正庵相近。诗人杨巍在诗中表达了对李恭司训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即将面临的挑战的关切。
首句“文成倚马几人看”,以“文成”暗指李恭司训的才华,比喻其如同文成公般卓越,却鲜有人识其才,隐含了对李恭司训过去未被充分认可的感慨。接着,“老作中山学校官”则点明了李恭司训的身份和即将前往的地点,中山是古代地名,这里借指藁城,暗示李恭司训将在此地继续他的教育事业。
“但继弓裘三世业,宁辞风雨一毡寒”两句,赞扬了李恭司训家族三代以来的教育传承,以及他不畏艰难困苦,坚守教育岗位的决心。这里的“一毡寒”形象地描绘了教育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体现了李恭司训的坚韧精神。
“西堂可遂联床约,缩地应追益友欢”表达了诗人希望李恭司训能与新同事建立深厚的友谊,即使身处异地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这里的“西堂”可能是指李恭司训即将任职的地方,而“联床约”则是古人相聚时的亲密约定。
最后,“莫向尘埃羡炎热,折腰为吏古来难”则是对李恭司训即将面临的官场生活的劝诫,提醒他不要羡慕那些在官场上追求名利的人,因为为官从政历来都是不易之事。这句话既是对李恭司训的鼓励,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对李恭司训个人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生活道路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独吟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官舍闲题
职散优闲地,身慵老大时。
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
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
饱餐仍晏起,馀暇弄龟儿。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