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楼席上听梨园琵琶戏赠》
《西楼席上听梨园琵琶戏赠》全文
明 / 姚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兰舟(lán zhōu)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情高雅的人。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适意(shì yì)的意思:指符合自己的心意,使人感到满意、舒适的意思。

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木兰舟(mù lán zhōu)的意思:指以木兰花为装饰的船只,比喻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西楼宴会上,席间聆听梨园琵琶戏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不同心境,展现了人生的流转与艺术的永恒魅力。

首句“少年文采复风流”,开篇即点出少年时期的风采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暗示了青春的美好与活力。接着,“适意湖山竟日留”一句,描绘了少年在山水间流连忘返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享受,以及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中的主人公步入老年阶段。“老去不忘歌舞兴”,转折处透露出尽管岁月流逝,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并未减退,反而成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怀念,体现了人到老年仍能保持心灵的年轻与热情。

最后,“琵琶犹载木兰舟”以生动的意象收尾,将听戏的场景与传统交通工具木兰舟相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寓意着艺术如同舟行于历史长河中,穿越时空,连接过去与现在,成为跨越年龄界限的精神纽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艺术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它在不同年龄段给予人们的共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姚咨
朝代:明

姚咨(1494~?)明藏书家。字顺咨,一字潜坤,号茶梦主人、茶梦散人,一号皇象山人、皇山樗老。无锡(今属江苏)人。喜藏书,家有书楼“茶梦斋”。遇有善本,不及购藏者,手自缮写,古雅可爱。嘉靖二十年(1541年)抄本有陆游《南唐书》18卷,内本纪3卷,人物列传14卷,浮屠、契丹、高丽列传总1卷,分述南唐佛教盛行始末以及南唐与契丹、高丽往来诸事。所抄图书用纸印蓝格,均印有:“茶梦斋抄”。所抄书有《贵耳集》、《漫堂随笔》、《春秋五论》、《锄经堂杂志》、《南唐书》等,因抄本错误极少,纸墨精良,字体皆工,被藏书家所重
猜你喜欢

舟中晚眺·其二

不成无语立江滨,事事堪吟句句新。

白鹭前身真钓叟,青山今日是诗人。

(0)

玉艳亭即事·其二

夙酒萦怀处,芳亭拄颊间。

一莺黄翠柳,双鹭白青山。

(0)

山居·其四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恐致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0)

九曲棹歌·其六五曲

闻道谁知铁笛声,石崖轰裂老龙惊。

当年人已服丹去,千古荒亭秋草生。

(0)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六四月十九日汎浣花溪

浣花溪上春风后,节物正宜行乐时。

十里绮罗青盖密,万家歌吹绿杨垂。

画船叠鼓临芳溆,綵阁凌波汎羽卮。

霞景渐曛归棹促,满城欢醉待旌旗。

(0)

富沙

忽惊羁旅身,已落富沙湾。

江海旧茅屋,遥岑带潺湲。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