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东人三首·其二》
《哀东人三首·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东人亦孔痗,饥馑疮痍

兵后荒常必,黎馀旱易欺。

何臣容节矫,无地可民移。

万里萧条客,分餐欲济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东人(dōng rén)的意思:指东方的人,也可指东方的文化、风俗。多用来形容东方人的聪明、机智、智慧。

分餐(fēn cān)的意思:分开吃饭,指争吵或矛盾激化到不愿再一起共事或共同生活的程度。

饥馑(jī jǐn)的意思:饥馑指的是饥饿和饥荒,是指人们因长时间缺乏食物而导致的饥饿状态。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诗人以“东人”为视角,展现了战争、饥荒、干旱等多重灾难交织下人民的苦难生活。

首句“东人亦孔痗”,直接点明了东部地区人民遭受的巨大痛苦。“孔痗”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痛苦。接着,“饥馑接疮痍”进一步描绘了灾荒连绵不断,人民不仅饱受饥饿之苦,身体还承受着各种病痛的折磨,生活状况极其悲惨。

“兵后荒常必,黎馀旱易欺。”这两句揭示了战乱之后,荒芜的土地和频繁的干旱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战后的土地荒废,粮食产量锐减;而旱灾的频繁发生,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他们难以维持基本生存。

“何臣容节矫,无地可民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有能力的官员也无法有效改善民生,因为没有适宜的迁徙之地可供人民避难。这反映了社会结构的脆弱和治理能力的不足。

最后,“万里萧条客,分餐欲济谁。”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四处漂泊,生活困苦,面对如此困境,又有谁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呢?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以及人民在极端困难面前的无助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中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溪梅

村北村南眩玉田,孤芳岁晚转幽妍。

老天恐被缁尘染,著在残山剩水边。

(0)

梅友

老子平生怕热瞒,论心只可话馀酸。

刘郎枉了誇豪杰,甘向伾文托岁寒。

(0)

禹庙

古庙峨峨拥衮裳,苍龙千载锁飞梁。

向来更有稽山穴,谁把梅花荐一觞。

(0)

瓦瓶

虚窗净几坐劬书,姑射仙人伴我癯。

谁笑月明家四壁,案头犹自有珊瑚。

(0)

扇子诗·其四

冷著松声似雨,冻教井水成冰。

猛火烧天烧地,清凉谷里閒僧。

(0)

扇子诗·其八

蜂蜜新房日课,燕泥旧垒年劳。

睡起香炉圆觉,醉中山芋离骚。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