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寺院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的生活与心境。
首句“净扫云房借客眠”,描绘了僧侣为来访的客人清扫房间,准备休息的场景。这里的“云房”既指高远的天空,也暗喻清静的禅室,体现了僧侣对环境的精心布置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次句“折铛煮粥劝加餐”,描述了僧侣亲自为客人煮粥,并热情地邀请客人多用餐的情景。这里不仅体现了僧侣的待客之道,也反映了他们简朴而充满关怀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道人更有超然处”,点明了僧侣生活中的独特之处。这里的“超然”意味着超越世俗,表达了僧侣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即超越物质与尘世的束缚,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一句“柿落霜林擘鸟残”,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柿子掉落,霜林覆盖,鸟儿残鸣,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秋日傍晚的宁静画面,象征着僧侣生活的淡泊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禅宗中关于生死轮回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简朴、超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戌七月二十七夜大雷雨有感
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
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
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
雷车与电镜,云族撑赑屃。
如发马陵伏,万弩一时至。
如河决宣房,澎湃石崩坠。
又如入蔡州,鹅鹜杂兵骑。
轰腾立四海,熛怒翻九地。
儿啼抱头窜,婢噤移足踬。
鸟兽相号呼,鸡犬竞趋避。
隐床夜九迁,穿瓦雨如酾。
屋老欲摧压,危慄心惴惴。
敬此天动威,起坐不敢寐。
哀哉昔吾亲,多病易惊悸。
每于风雨交,拥护不少置。
九京闻不闻,生死同一致。
不能抱冢泣,不孝天所弃。
漫游远坟墓,荣亲愿难遂。
作誓守松楸,或可酬此志。
白云起泷冈,西望挥血泪。
《甲戌七月二十七夜大雷雨有感》【宋·周密】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雷车与电镜,云族撑赑屃。如发马陵伏,万弩一时至。如河决宣房,澎湃石崩坠。又如入蔡州,鹅鹜杂兵骑。轰腾立四海,熛怒翻九地。儿啼抱头窜,婢噤移足踬。鸟兽相号呼,鸡犬竞趋避。隐床夜九迁,穿瓦雨如酾。屋老欲摧压,危慄心惴惴。敬此天动威,起坐不敢寐。哀哉昔吾亲,多病易惊悸。每于风雨交,拥护不少置。九京闻不闻,生死同一致。不能抱冢泣,不孝天所弃。漫游远坟墓,荣亲愿难遂。作誓守松楸,或可酬此志。白云起泷冈,西望挥血泪。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367c6ac43abf9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