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十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感慨。首句“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以梅花凋谢、柳絮飘散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末夏初时节的自然变化,暗示着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接着,“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无人赏识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自我价值的探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引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它不仅捕捉了春天特有的景致,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青春易逝的深刻体悟,以及在社会中寻求认同与理解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虞美人.盛季莹太守景璿寄赠屈翁山先生象、粤东三家词钞、焦山志、魂粤庐余两集,用饮水词韵作答
梧桐叶落秋风冷。盼断鱼鸿影。忽看图籍到金樽。
知是多情楼上照霞人。相逢曾泛葡萄酒。
别去频回首。屋梁怀月尚无眠。
安得长为三柳拜君前。
凤凰台上忆吹箫.青溪小院题壁
杨柳楼台,梧桐庭院,洞天不似人閒。
除非是、瑶台仙子,合倚疏阑。
何处翩翩侠少,安排了、玉盏金盘。
银屏上、搭起画裙,便是蓬山。
几人转丹换骨,得高举凌风,上列仙班。
叹十载、琵琶俗手,莫把琴弹。
输与渔郎缘分,桃花里、流水潺潺。
谁知道,方丈仍在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