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访春(fǎ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来临时,人们外出游览、赏花的活动。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国花(guó huā)的意思:国家所指定的代表性花卉。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怀归(huái guī)的意思:怀念家乡,思念归乡之情。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久客(jiǔ kè)的意思:指长时间居住在外地的客人或长期留在某个地方的人。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失期(shī qī)的意思:约定的时间过去了,但是对方没有按时到达。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云回(yún huí)的意思:指云归原处或云从远方飘回来。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点,或者形势变化无常。
中见(zhōng jiàn)的意思:指能够从一件事物的局部看出整体的特点或本质。
总相(zǒng xiāng)的意思:总的来说;总体上看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和危山臞寄弟四首(其三)》。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故园兄弟总相思”,直接点明了主题——对家人的思念。接着,“久客怀归屡失期”描绘了诗人长期离家在外,心中时刻挂念着家乡和亲人,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归家的情景。
“司马却惭题柱早,东方翻恨上书迟”两句运用典故,以司马相如和东方朔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司马相如曾题柱自誓,而诗人却因未能早日归家而感到惭愧;东方朔上书言事,诗人则因迟迟未能归家而感到遗憾。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都门树暗愁中见,乡国花繁别后知”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在京城的门户处,树木在愁苦中显得更加阴郁,诗人见到此景,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而当诗人离开家乡后,才真正体会到故乡花朵的繁盛,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最后,“昨日南桥访春水,望云回首独多时”描绘了诗人昨日在南桥寻找春水的情景,望着天空中的云朵,不禁回想起家乡,独自站立良久。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