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涧》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涧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静谧之美。
首先,“廿四溪潭汇,惊雷响不通。”开篇即以“廿四溪潭”展现了一幅溪流汇聚、潭水深邃的画面,仿佛是大自然的脉络在此交汇。而“惊雷响不通”,则以雷声的轰鸣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震撼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如何三峡水,都在一桥中。”这一句巧妙地将三峡的壮观与一桥的狭小相对比,突出了桥在连接自然景观中的独特作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类智慧的肯定。
“白喷炎天雪,寒吹古涧风。”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瀑布的水流比作炎天之雪,寒风吹拂着古涧的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与清凉,以及山涧风的凛冽与古老,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最后,“栖贤僧舍外,坐久瀑声空。”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与僧侣共同感受着瀑布的声音。这里的“空”字不仅指声音的回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空灵与宁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三峡涧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孙以仁枫林挟弹小像
孙君皎然冰雪颜,翩翩白马锦覆鞍。
晓来秋雨湿远山,枫林点染霜叶丹。
微酡潮脸酒半酣,轻衫似怯风力寒。
手中时拈金弹丸,弓影微开月半弯。
何人貌取画图里,潇洒丰神人莫比。
既非长杨羽猎士,亦非细柳将军子。
自是清宾居幕底,怪得风流有如此。
局促簿书良可耻,才全文武能兼美,万里功名从此始。
成化七年春二月十有八日余与总镇太监陈公总兵官平江伯陈公视耀武扬威关二公留款庆林寺寺前山坡之上其平如掌下临长江旁列茂树众登览为之跃然喜胜地之偶得感二公之高情而慨念时事遂及西师不觉浩然兴发因作一诗书贻寺僧同游者参议王孟育冯文纲也
严关阅初遍,下马憩禅林。
树覆连天幕,泉鸣隔涧琴。
忧民成老疾,报国喜同心。
闻道西征急,何时听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