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四首·其二》
《秋日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客心暮节天意歇馀芳。

罢池收子,榴成露罅房。

绨袍亲故暖,纨扇空凉

信真愁否,仍能用斛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池(bà chí)的意思:指停止游泳或离开游泳池,比喻中途放弃或提前结束某项活动。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空凉(kōng liáng)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没有人气或活力。

暮节(mù jié)的意思:指快要结束或即将过去的时节。

亲故(qīn gù)的意思:指亲戚朋友,也指亲友关系。

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纨扇(wán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举止和风度。

信真(xìn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可靠。

注释
客心:游子的心情。
惊:惊讶。
暮节:傍晚时分。
天意:自然的力量。
歇:收敛。
馀芳:剩余的香气。
莲罢:莲花凋谢。
池收子:池塘收拾果实。
榴成:石榴结果。
露罅房:露水缝隙中的果实。
绨袍:旧衣袍。
亲故:亲朋。
暖:温暖。
纨扇:丝质团扇。
委空凉:闲置凄凉。
庾信:古代诗人庾信。
真愁否:真的愁苦吗。
斛量:以诗篇计量。
翻译
游子心中对傍晚时分感到惊讶,大自然似乎也在收敛剩余的芬芳。
莲花凋谢后,池塘收拾起它的果实,石榴在露水缝隙中结出果实。
旧衣袍给亲朋带来温暖,而轻盈的丝质团扇却闲置一旁,显得凄凉。
庾信先生是否真的愁苦?他仍然能以诗篇来计量心中的忧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客心惊暮节"一句表明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季节更迭感到惊讶和忧虑,而"天意歇馀芳"则是指自然界的生机在秋季渐渐收敛,花香不再。

接下来的"莲罢池收子,榴成露罅房"具体描写了莲藕收获、果实成熟以及露珠挂满房屋的情景。这些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丰收的喜悦。

"绨袍亲故暖,纨扇委空凉"则是从温暖的衣物和凉爽的扇子切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点滴所感,以及对亲情之温暖与环境之变化的敏锐感觉。

最后两句"庾信真愁否,仍能用斛量"中提到庾信,这里的庾信可能是指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他以忧国忧民著称。诗人通过这一提问和自答,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共鸣,以及在面对生活变迁时仍能保持内心平衡的能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难得的秋日抒怀之作。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题东光驿壁是刘侍御台绝命处

哀刘泣玉太淋漓,棋后何须更说棋。

闻道辽阳生窜日,无人敢作送行诗。

(0)

边词·其十

老胡宠向一人多,窄袖银貂茜叵罗。

递与辽东黄鹞子,侧将云鬓打天鹅。

(0)

娄塘里桃蹊即事三首·其二

雨洗燕脂风捲霞,醒来零落醉时花。

残樽好为轻阴尽,一片澄波隔绛纱。

(0)

秋日赴友人席修微有作同赋

移舟漾涟漪,得凉乍如沐。

所爱前溪风,清音度修竹。

一见意已消,少焉神更穆。

譬如珠在渊,自是鸾之族。

我友具壶飧,相邀曳绡縠。

挥杯逗轻釭,洒翰低华烛。

欲别徐裴菼,深心寄眉目。

岁月倏已赊,诗篇寄幽馥。

吾犹愧良媒,子其慎穆卜。

毋以躯千金,等之棋一局。

(0)

六月鸳湖饮朱子暇夜归与云娃惜别

寻得伊人在水湄,移舟同载复同移。

心随湖草閒偏乱,愁似横波远不知。

病起尚怜妆黛浅,情多颇觉笑颜违。

一樽且就新知乐,莫道明朝有别离。

(0)

山居夜雨迟比玉不至惜别

命驾论文复几时,孤怀怆别愿春迟。

君豪视昔长中酒,我老于前并废诗。

晚节风尘那可傍,旧游花月若为思。

扁舟十日东城曲,辜负西窗话雨期。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