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苍莽(cāng mǎ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或者山野荒凉的景象。
得到(dé dào)的意思:获得、取得、得到某物或某种结果
登陇(dēng lǒng)的意思:指登上陇山,比喻功名、地位等上升到很高的位置。
短兵(duǎn bīng)的意思:指战斗双方距离非常近,使用短兵器械进行搏斗。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河源(hé yuá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陇首(lǒng shǒu)的意思:指在众人中担任首领或领导地位。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深入(shēn rù)的意思:深入指进一步深入、更加深入地了解或探索某个领域或问题。
收得(shōu de)的意思:指接受、获得或收取某种东西。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遥领(yáo lǐng)的意思:指远远超过他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或成就。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悠扬(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优美、悠长。
- 注释
- 防秋:秋季防备敌军。
戎马:军队。
恐来奔:恐怕会来侵犯。
诏发:皇帝下令。
将军:军事指挥官。
雁门:古代边关名,位于山西。
遥领:远程指挥。
短兵:少量士兵。
登陇首:登上高地。
河源:黄河源头。
悠扬:缓慢而悠长。
苍莽:荒凉辽阔。
阴风:寒冷的北风。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极高山。
- 翻译
- 担心秋季敌军会来侵扰,朝廷下令将军出征雁门关。
将军远赴前线,率领少量士兵登上陇首高地,独自挥舞长剑指向黄河源头。
夕阳悠悠,黄云飘动,荒凉的草原上阴风阵阵,白草被吹得翻滚。
如果继续深入战斗,应该能听到胜利的消息传来,直到昆仑山的尽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将军出征的壮丽场景,展现了古代边塞戍守的严峻与苛酷。诗人以“防秋戎马恐来奔”开篇,直切主题,表达了边关对敌军侵犯的忧虑和紧迫感。随后,“诏发将军出雁门”则指示了国家对边疆战备的重视与迅速行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这里的“遥领短兵”强调了将士们持矛守卫的英勇姿态,而“独横长剑向河源”则凸显了一位将军的孤胆英雄,剑指江河之源,象征着对边疆安全的坚定维护。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秋末的萧瑟景象,夕阳西下,黄云随风起伏,草地在阴冷的风中摇曳,增添了一份萧杀和悲凉。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如果敌军再次深入,将士们应继续战斗直至胜利,以昆仑山为象征的疆域尽头,强调了坚守边土、抗击敌人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将军出征的场景,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远方战事的忧虑和对英雄将士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岳
岱宗高巃嵷,群峰凌紫穹。
日观影扶桑,月嶂烟朦胧。
飞泉走其下,宛若双白龙。
上有玉女池,银河泻长虹。
王女散天花,万朵青芙蓉。
仙人王子乔,绛节朝上宫。
遗我金检书,期我遥相从。
我欲从之游,云路险且重。
何当谢尘鞅,晞发咸池东。
次韵
祈连山头落日低,黄云万里天冥迷。
江南已见雁北向,塞上遥闻乌夜啼。
南北相望春梦杳,可怜日月笼中鸟。
霜高沙碛剑衣寒,月堕穹庐角声晓。
忆昨公馆春茫茫,手援绿绮弹宫商。
得句共誇何水部,知音多识蔡中郎。
神交有道不可忘,至今翰墨留馀香。
丈夫岂无一掬泪,不学儿女情徊徨。
黄河之水东入海,别意更比河流长。
河中鲤鱼有书信,时复幸寄琼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