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虎来听法去,更无碑可付雷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荐 福 寺 宋 /艾 性 夫 细 看 莫 莫 堂 前 月 ,似 是 寥 寥 五 祖 灯 。曾 有 虎 来 听 法 去 ,更 无 碑 可 付 雷 轰 。修 廊 半 是 题 诗 壁 ,游 客 多 於 住 院 僧 。我 亦 飘 零 归 未 得 ,竹 床 分 卧 看 云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于(duō yú)的意思:超过、多于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莫莫(mò mò)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楚或不明显。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前月(qián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流逝。
诗壁(shī bì)的意思:指写得很好的诗文。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五祖(wǔ zǔ)的意思:指佛教的五位祖师,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和弥勒佛。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游客(yóu kè)的意思:指到别的地方去游玩的人。
住院(zhù yuàn)的意思:指因病或受伤需要在医院内接受治疗和休养。
竹床(zhú chuá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葬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荐福寺的宁静图景。开篇“细看莫莫堂前月,似是寥寥五祖灯”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夜幕下的寺庙前那轮明月,它似乎与古时五祖传灯的故事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曾有虎来听法去,更无碑可付雷轰”两句,则透露出这座寺院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事迹——虎来听法,显示了佛法的力量,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
中间的“修廊半是题诗壁,游客多于住院僧”两句,描写了寺庙的廊宇上半壁镌刻着诗文,而来此游览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寺中的僧侣。这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出荐福寺作为文化交流和旅游休闲之地的重要地位。
末尾的“我亦飘零归未得,竹床分卧看云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漂泊感和对于归宿的渴望。诗人躺在竹制的床上,看着天空中变化莫测的云朵,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荐福寺景致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文化生活乃至个人情感的抒写,展现了一个多维度、深邃丰富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