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岐 王 席 观 妓 唐 /崔 颢 二 月 春 来 半 ,宫 中 日 渐 长 。柳 垂 金 屋 暖 ,花 发 玉 楼 香 。拂 匣 先 临 镜 ,调 笙 更 炙 簧 。还 将 歌 舞 态 ,只 拟 奉 君 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调笙(diào shēng)的意思:指调整笙的音调,比喻改变言行以适应环境。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金屋(jīn wū)的意思:比喻富贵豪华的宫殿。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临镜(lín jìng)的意思:指人在镜前照镜,审视自己的形象或行为。
日渐(rì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渐渐地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炙簧(zhì huáng)的意思:比喻文采或声音极其美妙动人。
中日(zhōng rì)的意思:指日中天,形容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好的状态。
- 注释
- 日渐长:指白昼时间增长。
金屋:形容宫殿华丽。
玉楼:指华丽的楼房,常用来代指宫廷或贵妇居所。
拂匣:打开妆匣。
炙簧:烤笙簧,指调试笙箫。
歌舞态:歌舞表演的样子。
只拟:只打算,一心一意。
奉君王:献给君主。
- 翻译
- 春天二月已过半,宫中的白天逐渐变长。
柳树在金色宫殿前低垂,花朵在玉楼中散发香气。
她打开妆盒对镜梳妆,吹笙时还细心地烤热笙簧。
她准备以歌舞的姿态,只为献给君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宫中举行的春日宴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宫廷生活的点滴展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奢华与享乐。
"二月春来半"一句直接设定了诗歌的季节背景,初春时分,春意渐浓。紧接着的"宫中日渐长"则透露出宫廷生活的悠闲自在,日子似乎也跟着春天的脚步缓慢而行。
接下来的两句"柳垂金屋煖,花发玉楼香"描绘了宫中的景色。细长的柳枝拂过金碧辉煌的宫殿,带来暖意;鲜艳的花朵在精致的玉楼中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春天在宫廷中的美丽景象。
"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则转向宴会前的准备。宫女们手持化妆盒(拂匣)站在镜前打扮,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的音色也在这时被细腻地调整。这两句展现了宴会前夕的繁忙与精心的准备。
最后两句"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则透露了宴会的高潮。宫女们将以优雅的舞姿和歌声来迎接君王,这一切都是为了讨好统治者的喜悦。这不仅展示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侈,也反映出权力与艺术之间微妙的联系。
总体来说,诗中通过对春日宴会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和艺术享受,同时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君山守风遂登山望湖拜湘君祠墓因至寺中观后蜀时诸铁器
湖头夜半来腥风,山云横卷波掀空,军声十万鸣空中。
晓视湖风声更恶,黑云如山压山角。
山灵招客青堪握,爱山遂作看山行。
放眼不辨湖山青,混茫一片秋云横。
洞庭汪洋八百里,挹之不过一瓢水。
青山如发湖心起,山头梵宇凝霏烟。
湘君墓下蛟鼍眠,萧萧泪竹围墓田。
铁色黝然中古器,藓花剥落谁辨识。
时代荒唐等游戏,浩渺钟声入乱流。
巨涛撼山拍欲浮,朗吟直挟飞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