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宴 王 补 阙 城 东 别 业 唐 /郎 士 元 柳 陌 乍 随 州 势 转 ,花 源 忽 傍 竹 阴 开 。能 将 瀑 水 清 人 境 ,直 取 流 莺 送 酒 杯 。山 下 古 松 当 绮 席 ,檐 前 片 雨 滴 春 苔 。地 主 同 声 复 同 舍 ,留 欢 不 畏 夕 阳 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苔(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长满的青苔,比喻事物逐渐复苏、繁荣。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留欢(liú huān)的意思:留下欢乐的回忆,形容离别时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感。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柳陌(liǔ mò)的意思:柳陌是指柳树成行,道路两旁的景象。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片雨(piàn yǔ)的意思:指雨水很小,只是零星地洒落下来。
瀑水(pù shuǐ)的意思:瀑水,指从山崖或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比喻文笔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
绮席(qǐ xí)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或庆典场合。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送酒(sòng jiǔ)的意思:指送酒款待客人,也指送别时以酒作为礼物。
同声(tóng shē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的声音同时出现,没有先后顺序。
同舍(tóng shè)的意思:同舍指同住一个房间或同一个寝室的人,也用来比喻同在一个环境或同一种处境下的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下古(xià gǔ)的意思:下古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状态或时期,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观念非常古老、陈旧。
雨滴(yǔ dī)的意思:雨滴是指雨水落下时的水滴,比喻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变化。
直取(zhí qǔ)的意思:直接取得或获取,毫不犹豫地迅速行动。
竹阴(zhú yīn)的意思:竹子的阴凉处,比喻安静幽雅的环境。
- 注释
- 柳陌:乡间小路,长满柳树的小径。
州势:州城的地形或地势。
花源:花丛的源头,比喻美景。
竹阴:竹林的阴凉处。
瀑水:瀑布流水。
清人境:使人心境清爽。
流莺:鸣叫的黄莺。
绮席:华丽的宴席。
春苔:春天的青苔。
地主:主人,地主。
同舍:一同饮酒作乐的朋友。
夕阳催:夕阳西下,暗示时间已晚。
- 翻译
- 柳陌随着州城的地形蜿蜒,花丛忽然在竹林阴凉处绽放。
清泉如瀑洗涤人心境,飞鸟流莺为我斟酒献唱。
山脚下古老的松树似华美的坐席,屋檐前细雨轻敲春日青苔。
地主与宾客同声相应,共享欢乐无惧夕阳催促离去。
- 鉴赏
诗人以鲜活的笔触,捕捉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好。在这首诗中,“柳陌乍随州势转”一句,描绘出柳树随着州城的轮廓轻盈展现,它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柔和的情感表达。接着“花源忽傍竹阴开”,则是在画面上增添了一抹春意浓郁的色彩,花开在竹丛中,既有生机,也带来一份幽静。
“能将瀑水清人境”之句,通过瀑布清澈的水流,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希望这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能够净化人的心灵。紧接着“直取流莺送酒杯”,则是对这一时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活写照,通过饮酒赏花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闲适情调的向往。
“山下古松当绮席”一句,用古老的松树比作华丽的地毯,不仅形象生动,更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享受。随后“檐前片雨滴春苔”,则是在细腻地描写春雨中屋檐下滴水声,通过春天特有的细雨和新生的苔藓,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诗人与地主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不畏惧日暮的来临,只愿意珍惜眼前的快乐,这种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共同构筑了一幅春宴图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扫地游.咏草
冻泥润雨,渐寸寸香芽,翠平如剪。东风不管。
任遥村密驿,尽教生遍。满目萋萋,只有城闉未见。
望中远。点老树舞红,巴锦新浣。南浦残照浅。
是甚处钿车,冷痕初碾。带愁无限。
认家山来路,总迷春眼。江口青连,分出柔波一线。
画帘卷。惹窥楼、晓梳人怨。
满江红.为周雪客题画册
峨雪初消,洞庭水、高没楚天。
被真把、并刀剪取,藤几留看。
方絮澹浮云梦泽,尖毫轻抹酒香山。
浑不知、是月是斜阳,涵翠澜。帆隐隐,何处船。
衡湘路,有无间。望二妃佩杳,瑟冷空坛。
掌上浪痕疑带响,袖边风色欲生寒。
记此中、两趁米樯过,曾扣舷。
蓦山溪.春闺和陈大樽韵
暖日烘帘,睡起抛残绣。
衫薄不胜寒,乍朦胧、楚腰如柳。
重开鸾镜,扶起半欹鬓,香痕透。眉痕瘦。
都付红酥手。闲愁惯惹,脉脉频回首。
新种合欢花,爱看他、倚残罗袖。
思寻旧梦,勾引是东风,灯昏候。啼鹃又。
吹落巫山后。
一丛花.望远
长干滩下木兰桡。郎去路迢遥。长年只趁东风急。
偏石尤、不打春潮。
乌帽乡人,白头艇子,多少是归舠。
桥边青柳路傍桃,全不管魂消。
金钗卜尽归将未,料无过、后日明朝。
已是初更,灯花难信,未必便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