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湿田新雨,犹青枣未霜。
逢人问丰歉,一一叹声长。
这首金代诗人高士谈的《村行》描绘了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画面。首句“墟落依林莽”展现了村庄坐落在茂密树林之中,环境宁静而偏远。接着,“茅庐出短墙”点明了简朴的农舍隐藏在矮墙之后,透露出乡村的质朴气息。
“儿童避车马”写出了孩子们对于外来喧嚣的回避,反映了乡村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而“父老馈壶浆”则体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他们拿出自家酿制的酒浆款待路人。这两句展现了淳朴的民风和人情味。
“半湿田新雨”描绘了雨后湿润的农田,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对雨水的期盼。“犹青枣未霜”则以青枣未熟的形象,暗示了季节尚早,农作物还未完全成熟。
最后两句“逢人问丰歉,一一叹声长”,通过路人之间的交谈,反映出农民对丰收与否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深深感叹。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感慨。
三月十日天半晴,庆云庵里看春行。
陶娘李娘俱寂寞,鼠姑照眼真倾城。
老僧却在色界住,静笑山花恼客情。
靓妆倚露粉汗湿,醉肉隔纱红晕明。
吉祥将落旧有恨,急借纸面图其生。
明朝携酒正恐谢,亦怕敲门僧厌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