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望直岭来,高陂愁步滑。
舍杖缘危枝,带断不能结。
到寺始坦步,松杉古于佛。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过路(guò lù)的意思:指过客、路人,比喻临时经过而不停留。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苦行(kǔ xíng)的意思:指修行者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自愿忍受各种艰苦和痛苦的修行方式。
暮雪(mù xuě)的意思:指下午或傍晚时下的雪,比喻事情或局势即将结束或走向末路。
盘空(pán k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空无一物,空荡荡的状态。
秋衣(qiū yī)的意思:指富人家里的贵重衣物。
随行(suí háng)的意思:跟随行动,一同前往。
坦步(tǎn bù)的意思:形容行走稳定自如,毫不迟疑。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下泉(xià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向下流淌,比喻德行高尚的人不计较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遥青(yáo qīng)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树木远远地看着青翠欲滴。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双溪进入径山的旅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竹径十馀里,遥遥青未歇”开篇即点出旅程的起点,竹林小径延伸出十余里的路程,青翠的景色似乎无尽延伸,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密叶罥秋衣,晓烟如暮雪”两句,通过“罥”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叶覆盖在衣物上的情景,同时将清晨的薄雾比作暮雪,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渲染了早晨的朦胧美。
“睇望直岭来,高陂愁步滑”则转而描写登山的过程,远望直立的山岭,攀登时面对陡峭的山坡,心中难免生出一丝忧虑。接下来,“欲语随行僧,咫尺邈难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同行的僧人交谈的愿望,但距离却仿佛难以触及,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心灵的孤独。
“岭过路逾曲,盘空螺顶折”描述了山路的曲折与险峻,如同螺壳般盘旋上升,进一步强调了登山的艰难。而“俯仰竟无数,犹未度林㩾”则写出了诗人不断攀登,却似乎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的无奈感。
“舍杖缘危枝,带断不能结”表现了诗人为了前进不得不放弃手中的拐杖,甚至在攀爬时连腰带都可能断裂,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最后,“但视厓下泉,坠魂轻一叶”一句,诗人仅能凝视崖下的泉水,仿佛自己的灵魂随着一片轻飘的落叶一同沉入深谷,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到寺始坦步,松杉古于佛”则在诗的末尾描绘了抵达寺庙后,心情得以放松,周围古老的松杉仿佛与佛祖一样古老庄严,象征着精神的归宿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旅途艰辛的体验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