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得地(de dì)的意思:指得到地位、权力或资源等。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及物(jí wù)的意思:动词。指动作的对象是受动的,需要有宾语。即主语通过动作作用于宾语。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天质(tiān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天生才能或品质。
秀茂(xiù mào)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生长。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庭中之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精神的赞美。诗中的“游人”象征着外界的干扰与变迁,而“种芳菲”的行为则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培育与追求。通过对比庭松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诗人强调了松树适应环境、保持本色的特质,以及它与时间赛跑、迎接严冬的勇气。
“得地不将天质改”,意味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松树依然保持其自然的本质,不为外界所改变。“有心惟与岁寒期”,则表达了松树在寒冷季节展现出生命力的决心,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一轩野色栽培后,十月霜华秀茂时”,描绘了经过精心照料后的松树,在深秋时节展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进一步凸显了生命在逆境中绽放的美丽。
最后,“造化果能周及物,亦须千丈引乔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普遍规律的思考,认为万物生长皆有其规律,即使是高大的乔木,也需要从幼苗开始,经历岁月的洗礼,才能达到其应有的高度。整首诗通过松树这一形象,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与追求的启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陶潜醉石
片石陶真性,非为曲糵昏。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
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