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晦岩佛光法师归天竺·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送晦岩佛光法师归天竺(其二)》中的第二句。诗人以“归去相依有鹫山”起笔,描绘出佛光法师归还天竺(印度)时,与他相伴的景象,鹫山可能是象征性的,代表了佛法的深远和法师的归宿之地。
接下来的“渠家一向斥前三”表达了对法师过去修行生活的回顾,暗示他在佛教界可能曾受到过一些争议或排斥,但现在已经得到了理解和接纳。“谁知开异来同了”则意味出人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师的特立独行或不同寻常的见解最终被大众接受,甚至成为共识。
最后两句“圆旨如今亦厌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象,即佛法的核心理念如今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不再特别谈论它的独特性,这可能是佛法普及的结果,也反映了社会对佛法认识的深入。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佛法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以及法师个人修行经历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法师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复征田州二首·其二
条肄不再育,丛斤故难任。
洸洸南征师,高锋碟秋旻。
顾兹蛇豕区,蠢戾终难驯。
掀然怒螳臂,何以当车轮。
有美新建翁,威名重八垠。
皇仁赖宣播,浩浩倾天津。
绳勒不复施,蔡人即吾人。
坐令兵革场,亿兆同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