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柳院:柳树环绕的院子。
春归:春天归来。
雪未乾:积雪未干。
试灯:试挂新灯。
歌巷:有歌声的街道。
月痕寒:寒月如痕。
懒随:懒得跟随。
翠影:翠绿的树影。
红香:红色的花朵(可能指花香)。
走:行走。
自买:自己去买。
梅花:梅花。
插烛看:插在蜡烛旁观赏。
- 翻译
- 春天回到柳树下的庭院,雪花还未完全融化,街巷中试挂灯笼,寒月映照下更显清冷。
我不愿跟随绿色的树影和红色的花朵四处游荡,而是自己去买梅花,插在蜡烛旁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将元宵节的灯火、春归的大地、未融的雪以及月光下的冷清等元素糅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首句“柳院春归雪未乾”中的“柳院”,通常指的是有柳树环绕的庭院或房屋。这里通过“春归”一词,表达了季节更迭和自然更新的氛围。而“雪未乾”则暗示着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冬日的残雪尚未完全融化,这种对比强调了季节交替时的特殊美感。
第二句“试灯歌巷月痕寒”中,“试灯”指的是元宵节即将到来,人们开始准备和尝试着点亮节日用的彩灯。而“歌巷月痕寒”则描绘了一种声音与光影交织的画面——在夜晚的冷清中,月光洒下,似乎带有一丝寒意,而巷弄间传来欢快的歌声,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节日的热闹和夜晚的宁静。
第三句“懒随翠影红香走”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懒”字用得恰到好处,表现出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享受和对美好的追求。这里的“翠影”,应指的是树木或花草投下的绿意,而“红香走”则可能是指春日里开放的鲜花散发出的香气。这一句通过动词“懒随”的使用,强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最后,“自买梅花插烛看”,在这里,诗人选择了梅花作为观赏的对象,并且自己动手将其插入烛光之中。这种行为充满了个人情趣,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传统美学的尊重和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往往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脱俗。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元宵节这一特殊时刻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秋雨后晚望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
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
寄行简
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
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
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
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
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