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昔何少,三十六虎今何多。
虎多人不患,所患政之苛。
古阳羡,今宜兴。大夫邑之主,将军邑之民。
《杀虎行谢宜兴赵大夫惠虎皮虎腊虎睛》【宋·刘宰】君不见阳羡周将军,射杀南山白额虎,千古万古声流闻。又不见宜兴赵大夫,南山三十有六虎,令行杀取无复馀。一虎昔何少,三十六虎今何多。虎多人不患,所患政之苛。苛政灭人门,猛虎戕人命。择祸莫若轻,泰山之人论已定。大夫性高明,下令走风雨。所知在田里,了不见台府。既令民免政之虎,又与民除虎之苦,四境之民歌且舞。或云杀虎太伤和,胡不令渠自渡河。我闻此言笑且呵,大夫忧民忧,岂必限吾土。不然邻国以为壑,信也白圭愈于禹。古阳羡,今宜兴。大夫邑之主,将军邑之民。主宾多寡事不同,千古万古同清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5767c6c5645f118818.html
白圭(bái guī)的意思:指白色的玉石,比喻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白额(bái é)的意思:形容人的额头没有皱纹,年轻貌美;也用来形容人的头脑清楚明白,聪明伶俐。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令(bù lìng)的意思:不使人满意或不令人满意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患(bù huàn)的意思:不为所困扰,不为所担忧。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多寡(duō guǎ)的意思:指数量的多少。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高明(gāo míng)的意思:高明指的是聪明、智慧、才智出众。
寡事(guǎ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不喜欢参与或干涉他人的事务,喜欢独自处理自己的事情。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苛政(kē zhèng)的意思:指残酷、严酷的政治统治方式。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邻国(lín guó)的意思:指与自己国家接壤的国家。
流闻(liú wén)的意思:指消息传播迅速,广为流传。
猛虎(měng hǔ)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比喻勇敢、凶猛的人。
民忧(mín yōu)的意思:指民众的忧虑和担心。
民歌(mín gē)的意思:指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反映民众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歌曲。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清芬(qīng fēn)的意思:形容花草的香气清新芬芳。
人命(rén mìng)的意思:指人的生命。
人门(rén mén)的意思:指人们,泛指人群。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伤和(shāng hé)的意思:指伤害和破坏和谐关系。
四境(sì jìng)的意思:指四周的环境或境况。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台府(tái fǔ)的意思:指官府、政府的机关或机构。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吾土(wú tǔ)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下令(xià lìng)的意思:指领导或上级发布命令,下达指示。
性高(xìng gāo)的意思:指人的性情高傲、狂妄自大。
言笑(yán xiào)的意思:言谈笑语。
阳羡(yáng xiàn)的意思:指人物志向高远、品德高尚,能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已定(yǐ dìng)的意思:已经决定或确定了。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主宾(zhǔ bīn)的意思:主宾意指主要人物和客人,用来形容主人公与客人之间的关系。
走风(zǒu fēng)的意思:指消息传播得很快,迅速传遍各地。
白额虎(bái é hǔ)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凶猛威武。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走风雨(zǒu fēng yǔ)的意思:指经历风雨,历经艰难困苦而不屈服。
这首诗名为《杀虎行》,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宰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位人物,阳羡周将军和宜兴赵大夫,以及他们与猛虎之间的故事,来探讨政治清明与民生疾苦之间的关系。
首先,诗人提到了古代的英雄事迹,其中周将军射杀了南山上的一只白额虎,这一壮举被传颂千古。紧接着,宜兴赵大夫在南山又杀掉三十六只虎,显示出其英勇和力量。但随后诗人反问,一虎昔日何等稀少,而今三十六虎何其多。这里暗示猛虎之多,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更可能是比喻苛政带来的灾难。
接着,诗中指出真正令人担忧的是苛刻的政治,而非猛虎。苛政不仅摧毁了民众的家门,还夺去了他们的生命。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强调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于人民福祉的重要性。
赵大夫被塑造成一个高明而又关心民众的形象,他下令驱逐猛虎,就如同风雨一般迅速且有效。诗中还提到他的政绩不仅在于台府之内,所知者皆在田间,这表明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通过赞美赵大夫,不仅杀掉了威胁百姓的猛虎,还解除了人民心中的恐惧,使四境的人们欢歌和舞。诗人对那些认为杀虎过于残忍而不应杀尽之人的观点表示了不同意见,强调赵大夫所为是为了民众的福祉。
在最后,诗中提到了古阳羡与今宜兴,以及赵大夫作为地方官员与周将军作为武将之间的差异,但都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清芬。这不仅是在歌颂两位英雄,更是对他们所代表的正直和英勇精神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比较,强调了政治的重要性,以及为民除害、保护人民福祉的必要。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清明与民众安居乐业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