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九旬仙翁的形象,他虽已年迈,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风骨,手持虬曲的拐杖,头戴乌纱帽,形象生动。诗中以“九十仙翁两鬓华”开篇,点明了人物的年龄与外貌特征,展现了其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淡泊。
接着,“高风虬杖称乌纱”一句,通过“高风”一词,进一步强调了仙翁的高尚品格,而“虬杖”与“乌纱帽”的搭配,则赋予了形象以动态感和历史感,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位历经沧桑而不失风雅的老者。
“赐归赢得孤山月”,这一句则描绘了仙翁归隐后的场景,他获得了朝廷的恩准,得以回到山林间,享受着月光洒在孤山上的情景。这里的“赐归”不仅体现了朝廷对他的尊重与恩宠,也暗示了他曾经为官的辉煌与荣耀。
最后,“吟对寒梅万树花”将画面推向了高潮,仙翁在寒梅盛开的季节里,对着千树万树的梅花吟诗作赋,既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在归隐后依然保持的文人情怀和创作热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仙翁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与高洁情操,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幅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波亭饮席赠徐二
华星烂长天,明月被清池。
良景岂易得,佳宾共在兹。
形骸久相忘,卮酒安足辞。
高歌激风飙,宜笑散春晖。
中置浩长叹,民生信多为。
非无逍遥乡,固在閒暇时。
及尔不快饮,岁月忽欲驰。
世事纷悠悠,放言为吾师。
新种杂花树
天地大逆旅,浮生远行客。
大无万里异,远不百年役。
乘流惟其遇,得性从所适。
何必思旧乡,而复名一宅。
此邦非吾土,此庐非我迹。
彼我苟巳齐,宾主不足择。
终树宿所好,及閒易为力。
芳草十馀品,往往手自植。
春风二月交,重叠庭下碧。
欣欣生意好,一一见颜色。
对之默终日,澹若无情极。
四时背人驰,壮士每叹息。
忧来忽无方,外物不可释。
中和一相伐,头发先为白。
萱乎尔能忘,于我独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