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以及心灵世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贝叶勤翻案牍边”,以“贝叶”象征佛教经典,暗含着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同时,“案牍边”则暗示了日常事务与责任,体现了诗人在忙碌生活中对精神世界的不懈探索。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精神世界深入探索的热情。
第二句“消残苦乐对高天”,将人生的喜怒哀乐比作云烟,随风而逝,最终归于平静。面对这无常的人生,诗人选择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看待,将一切情感都寄托于“高天”,寓意着对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第三句“灵光万丈无寻处”,进一步深化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这里的“灵光”象征着内在的智慧与光明,它虽存在于内心深处,却难以捕捉与描述。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内在精神世界复杂且难以言喻的感悟。
最后一句“端水清清到几筵”,以“端水”比喻内心的纯净与清明,水流至“几筵”,象征着这种纯净与清明能够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周围的人与事。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修养的体现,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纯净与清明传播给更多人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以及对精神世界深刻思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宇宙以及心灵世界的深邃洞察,既富有哲理又不失诗意,是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