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俗诗四首·其四》
《论俗诗四首·其四》全文
宋 / 何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伤人利己多端唆讼尤为第一般。

二竞力疲俱愿息,中人未了经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多端(duō d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种才能或多个方面的特点。

经官(jīng guān)的意思:指通过历经官场的锻炼和考验,使人获得了扎实的经验和深厚的能力。

利己(lì jǐ)的意思:指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伤人(shāng rén)的意思:伤害他人身体或感情。

唆讼(suō sòng)的意思:指挑拨别人争斗,制造纷争,使人相互猜疑,产生矛盾冲突。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注释
事多端:各种各样的事情。
唆讼:挑起诉讼。
尤为:特别。
第一般:最常见的情况。
二竞:双方竞争。
力疲:疲惫不堪。
俱愿息:都希望停止。
中人:调解人。
未了:没有解决。
又经官:再次寻求官方介入。
翻译
伤害他人以利己的行为多种多样,其中挑起诉讼是最常见的一种。
双方争斗疲惫后都希望停息,但调解不成又会诉诸法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耕所作,名为《论俗诗四首(其四)》。从鉴赏的角度来看,整首诗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不满。

"伤人利己事多端,唆讼尤为第一般。"

这里诗人指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即有人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其中以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人最为可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的情感。

"二竞力疲俱愿息,中人未了又经官。"

这两句话则描绘了一种司法争斗的场景,双方在法律上纠缠不休,耗费心力而皆感到疲惫,不想再继续。但即便如此,在这些纷争中立场平衡的人往往还未能摆脱,而是被卷入更深的官司之中。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反映出当时法律程序复杂、诉讼成本高昂,以及普通民众在此过程中的无奈与苦恼。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批判锋芒所向即是社会的不公与黑暗。通过对人性的剖析和现实生活的描绘,何耕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作者介绍

何耕
朝代:宋

(1127—1183)宋汉州绵竹人,占籍德阳,字道夫,号怡庵。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类试第一。累擢嘉州守,有惠政,与何逢原、孙松寿、宋诲号四循良。孝宗淳熙中历户部郎中、国子祭酒,出知潼川府。
猜你喜欢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四十二

何门不可曳长裾,不学冯谖待食鱼。

庭有菊花尊有酒,窗前流水枕前书。

英风豪气今何在,啸志歌怀亦自如。

渐老渐谙閒气味,日长鼓腹爱吾庐。

(0)

少年走马行

秋风入城秋草黄,秋天如水秋郊长。

少年跨马蹋烟去,楚制短衣身手强。

榼榼银鞍行道左,人马安閒见者惰。

侧身忽若雕翅翻,缠结鞍鞯无不妥。

城南古水横匹练,划见晴空飞紫电。

去惊白日追四蹄,来羡长风牵一线。

玉鞭虽长不及催,无尘有影真龙媒。

杜陵野老色惆怅,见此何殊天下材。

去冬万骑抵京室,官军马迟渠马疾。

大冠脩剑不枝撑,血流有似陈陶泽。

今年形势转莫支,诸将论功更不疑。

青禾白豆豢驽马,饱食只怕边风吹。

安得少年不爱死,驱此万匹向燕市。

直出榆关发三矢,走马归来只如此。

(0)

题画竹

曾见东篱立晓霜,一枝岩傍拂溪光。

等闲得制伶伦管,吹落梅花几夕阳。

(0)

题山水图

南山春雨晴,西溪春水满。

孤舟钓夕阳,沙明绿蒲短。

(0)

琴月轩

琴中有真趣,不待徽轸全。

琴中有至音,不待宫羽宣。

凭轩抚孤桐,皓月当空悬。

秋高夜寥寥,万籁俱寂然。

掩抑三四声,志在太古先。

栖凤翔高梧,潜蛟起重渊。

高山何峨峨,流水复涓涓。

相逢尽聋俗,孰知妙入玄。

子期去已遥,牙氏终绝弦。

此意当自得,勿为昧者传。

(0)

北邙行

洛阳城北北邙山,死者葬送生者还。

人生住世谁百年,旧鬼翻为新鬼怜。

高坟累累卧羊虎,松下便房窜狐鼠。

经年翁仲默有灵,夜半游魂哭相语。

嗟尔游魂听我言,不须涕泪收尔神。

洛阳车马日纷纶,北邙得葬能几人。

黄金白璧买歌舞,身后无钱置抔土。

王侯第宅多新主,那得丘山如子所。

君不见三闾大夫葬鱼腹,葬尔北邙尔勿哭。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