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姜惟贞太守》
《寄姜惟贞太守》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钓竿乘老问东风千里鸥波更向东。

閒笑龟蒙曾似我,便虽张翰不如公。

江声海色孤艇月影湖光弄两翁。

却忆西涯今学士,廿年无信归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钓竿(diào gān)的意思: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孤艇(gū tǐng)的意思:指没有伴随、没有帮助的人或事物。

龟蒙(guī méng)的意思:指人的智力非常低下,愚笨无知。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海色(hǎi sè)的意思:指海洋的颜色,形容海水的颜色美丽而深邃。

今学(jīn xué)的意思:指当下学习的知识或学问。

鸥波(ōu bō)的意思:指鸥鸟在波浪上翱翔的景象,比喻人才出众,超凡脱俗。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无信(wú xìn)的意思:没有信用或缺乏诚信。

信托(xìn t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或机构在社会中所积累的良好声誉和信用。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鉴赏

此诗《寄姜惟贞太守》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对垂钓、鸥波、江声、海色、月影、湖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姜惟贞太守的深厚情感与敬意。

首联“钓竿乘老问东风,千里鸥波更向东”,以垂钓为引子,借老者乘风而行,鸥鸟随波逐流的形象,寓意姜惟贞太守如老者般智慧深沉,又如同鸥鸟一般自由自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颔联“閒笑龟蒙曾似我,便虽张翰不如公”,通过与古代文人龟蒙和张翰的对比,表达了对姜惟贞太守的钦佩之情。龟蒙代表了隐逸之士,张翰则以爱酒著称,而姜惟贞太守则超越了他们,展现出更为高尚的品质与境界。

颈联“江声海色留孤艇,月影湖光弄两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江水与海水交汇处的景色,仿佛将一叶孤舟永远定格;而月光与湖水相互映照,两位老人在其中悠然自得,体现了姜惟贞太守与友人的和谐相处与生活情趣。

尾联“却忆西涯今学士,廿年无信托归鸿”,则表达了对姜惟贞太守过去作为学者的回忆与敬仰,以及对其未来能够像归鸿一样找到归宿的祝愿。这一联既是对姜惟贞太守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姜惟贞太守的高洁品格和卓越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过报国寺

古寺萧萧玉作阑,满衣尘土下征鞍。

老僧相见无茶笋,共坐松庭日影寒。

(0)

送罗司教赴浙中主试

茫茫江海独垂纶,豪士停桡此问津。

莫遣芙蓉成寂寞,须防骐骥在风尘。

斗山门望知名旧,菽帛文章过眼新。

闻道草茅来献赋,中间亦有似雄人。

(0)

寄兄次韵二首·其二

词源濯锦日悠悠,酬答诗题邵许州。

兴比渊明能止酒,愁如宋玉未悲秋。

冰怀不为淄尘染,丽景多逢采笔收。

儗种西窗数丛菊,他时风雨漫追游。

(0)

北上门

北上门高接昊苍,依稀树色露微黄。

龙舟罢竞菰蒲合,凤辇停游轨迹香。

春草斗青围水殿,晚云成锦覆昭阳。

外人不识摐金处,虚说君王幸虎房。

(0)

东阁奉试上林春色

上林春色晓阴阴,遥想风光动郁金。

路马嘶回芳草畔,宫莺啼入杏华深。

炉烟细袅和微雨,积雪初消露远岑。

住对蓬莱宫阙近,玉河时听水龙吟。

(0)

秋夜

海榴花外送高秋,卧看长空片月流。

野客梦回绫被早,清歌声助画堂幽。

旧书消日裁千卷,壮志驱人尚九州。

独倚西风搔短鬓,洞萧何处起閒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