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流高林,霞光依遥山。
几馀频拈毫,云閒谁能閒。
此诗描绘了夏日闲居之景,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首句“龙池新莲芳,临漪听潺湲”描绘了池塘中盛开的新莲,水波轻漾,潺潺流水的声音仿佛能洗涤心灵。接着,“窗虚松涛清,床寒桃笙斑”则通过窗户透进的松涛声和床上桃笙的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蝉鸣高林,霞光映照远山,色彩斑斓,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夏日傍晚的美丽画卷。“几馀频拈毫,云閒谁能閒”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闲居之中,但内心却充满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即使在云闲之时,也难以停下手中的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读书四更灯欲尽,胸中太华蟠千仞。
仰呼青天那得闻,穷到白头犹自信。
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
故都即今不忍说,空宫夜夜飞秋燐。
士初许身辈稷契,岁晚所立惭廉蔺。
正看愤切诡成功,已复雍容托观衅。
虽然知人要未易,讵可例轻天下士。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
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
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平生饱识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
呼儿急取烝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