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翻新(fān xīn)的意思:指对旧物进行修复或改造,使之焕然一新。
铅粉(qiān fěn)的意思:指女子妆饰得过于浓艳,过分追求外表美丽。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一翻(yī fān)的意思:一次翻转,一次翻动。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云山》,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诗人以云山为题材,巧妙地运用比喻,将青山比作女子,云彩则是她的旧铅粉。通过描绘云彩不断变化,如同女子更换妆容,展现出自然景色的新鲜与生动。接着,诗人借景抒怀,感叹鬓边的白发无法抵挡时间的流转,即使被云彩点缀,也只会使人显得更加苍老。整首诗寓言性强,既有对自然美的赞赏,又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沈周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赋予了寻常山水以人生的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蓚县刘主簿楚
起家得事平原侯,晚出都门辞旧游。
草色连绵几千里,青骊躞蹀路旁子。
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淇水。
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
金盘晓鲙朱衣鲋,玉簟宵迎翠羽人。
王程书使前期促,他日应知举鞭速。
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第二百四十六卷
别汜水县尉
未央宫殿金开钥,诏引贤良卷珠箔。
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
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
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
绿槐阴阴出关道,上有蝉声下秋草。
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
五侯客舍偏留宿,一县人家争看归。
南向千峰北临水,佳期赏地应穷此。
赋诗或送郑行人,举酒常陪魏公子。
自怜寂寞会君稀,犹著前时博士衣。
我欲低眉问知己,若将无用废东归。
赠李翼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
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