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山居诗(其十四)》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感。
首句“偶然人迹到溪南”,以“偶然”二字开篇,暗示了山中人迹罕至,环境清幽的特点。溪水潺潺,是山间一道自然的音符,而“溪南”则点明了地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次句“蓬壁周遭尽紫岚”,“蓬壁”指的是简陋的草屋,这里以蓬壁象征诗人居住的简朴环境。“紫岚”则是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紫色象征着神秘与宁静,这里的描述既展现了山中云雾缭绕的美景,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着,“山为不深嫌我住”,这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以情感,山似乎在表达对诗人的接纳与欢迎,不因诗人居住的简陋而嫌弃,反而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接纳了诗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最后,“一朝风雨拆茅庵”,在风雨交加的一天,茅屋可能被拆毁,但这并非消极的结局。相反,它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展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能泰然处之,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自在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酉正月初五夜罗山署中大风次早风歇饮酒纪之以诗
海西蛰起蛟龙怒,昨夜海吼风不住。
风声入耳骇人闻,风势如痴复如飓。
客子残灯半灭明,闭门欹枕空百虑。
山房四柱柱影摇,有时风欲挟之去。
万马蹄奔剑戟鸣,虎豹搏噬急雨注。
往来嘈杂不成眠,一夜梦魂无宿处。
平明起视浮云决,风力渐微声渐歇。
呼童煖酒赏春朝,似怯寒吹帘幔彻。
因忆去年腊月初,番仔渡头朔风烈。
番社纷纷乱捲茅,竹树倒披梢半折。
耳鼻填沙眼怕开,行人却走马蹩躠。
山溪狂似海波潮,溪水冷于轴头铁。
双犊乱流车苦迟,番儿强挽肤破裂。
下马停车权息肩,店舍无烟酒不热。
番儿力尽冻且僵,呼起聊为哺与啜。
可怜幅布半围身,青钱那惜恣饕餮。
此时如我敢言寒,犹有敝裘重补缀。
况复今朝风已春,窗明几净椒盘新。
水仙香发绿尊满,春冷无眠奚足嚚。
风波自古仗忠信,念尔孤篷海上人。
《丁酉正月初五夜罗山署中大风次早风歇饮酒纪之以诗》【清·陈梦林】海西蛰起蛟龙怒,昨夜海吼风不住。风声入耳骇人闻,风势如痴复如飓。客子残灯半灭明,闭门欹枕空百虑。山房四柱柱影摇,有时风欲挟之去。万马蹄奔剑戟鸣,虎豹搏噬急雨注。往来嘈杂不成眠,一夜梦魂无宿处。平明起视浮云决,风力渐微声渐歇。呼童煖酒赏春朝,似怯寒吹帘幔彻。因忆去年腊月初,番仔渡头朔风烈。番社纷纷乱捲茅,竹树倒披梢半折。耳鼻填沙眼怕开,行人却走马蹩躠。山溪狂似海波潮,溪水冷于轴头铁。双犊乱流车苦迟,番儿强挽肤破裂。下马停车权息肩,店舍无烟酒不热。番儿力尽冻且僵,呼起聊为哺与啜。可怜幅布半围身,青钱那惜恣饕餮。此时如我敢言寒,犹有敝裘重补缀。况复今朝风已春,窗明几净椒盘新。水仙香发绿尊满,春冷无眠奚足嚚。风波自古仗忠信,念尔孤篷海上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4767c6a8ce316a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