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诗人面对寒冷冬日的情景,生动展现了岁月流转与自然更迭的和谐之美。
“诗翁老去不禁寒”,诗人年事已高,无法抵御冬日的严寒,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主题。这里的“诗翁”不仅指诗人自己,也象征着所有经历岁月洗礼的智者和思考者。
“日在柴门已返关”,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宁静。柴门紧闭,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避世与对尘世的超脱。日升日落,时间在这样的生活中缓缓流逝,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清晓家僮呼我起”,清晨时分,家中的仆人前来唤醒诗人。这一细节体现了生活中的日常与秩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老却仍有被照料、被关注的生活状态。
“墙头惊失夜来山”,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窗外的景色已发生变化,夜间的山峦在晨光中显得模糊或消失。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可能蕴含着对时光流逝、记忆消散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时间的态度,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也有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画者徐琛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赏会心那可数。
独爱黄陵古庙前,四水粘天迷浦溆。
胸中历历着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
欲将写作无声诗,笔底愧非韦与许。
今年南走到闽越,归踏雪峰由后路。
蛇行山腹动十里,屏列奇峰疑八柱。
连云直拟穿天心,飞瀑横看如急雨。
盘涡雷吼又奔注,小立只忧蛟鳄怒。
何异周南太史家,西上九疑东访禹。
君能点染出江山,造物炉锤困掀侮。
李成不作郭熙死,谁谓今人不如古。
五日一水十日石,得意无烦用心苦。
君观宋迪传深趣,元在颓墙破环堵。
正如草圣得神逸,担夫争道公孙舞。
吾言有味君细听,领略当同少林祖。
《赠画者徐琛》【宋·陈长方】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赏会心那可数。独爱黄陵古庙前,四水粘天迷浦溆。胸中历历着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欲将写作无声诗,笔底愧非韦与许。今年南走到闽越,归踏雪峰由后路。蛇行山腹动十里,屏列奇峰疑八柱。连云直拟穿天心,飞瀑横看如急雨。盘涡雷吼又奔注,小立只忧蛟鳄怒。何异周南太史家,西上九疑东访禹。君能点染出江山,造物炉锤困掀侮。李成不作郭熙死,谁谓今人不如古。五日一水十日石,得意无烦用心苦。君观宋迪传深趣,元在颓墙破环堵。正如草圣得神逸,担夫争道公孙舞。吾言有味君细听,领略当同少林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267c68e31c4e00643.html
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荷湖行为赵忠州寿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
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
云隐济人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
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
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湛溪千顷涨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甘比蜜,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
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
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
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
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池阳地寒梅开甚晚上元后始见疏花一夕春雪晓起观梅为梅解嘲
千林一夜散琼瑰,莫诮亭前春后梅。
未入纷纷红紫队,不妨曾是雪中开。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