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宝器(bǎo qì)的意思:指珍贵的器物或有价值的人才。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颠覆(diān fù)的意思:
[释义]
(动)反动分子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
[构成]
并列式:颠+覆
[例句]
颠覆政府。(作谓语)
艰险(jiān xiǎn)的意思:形容情况或事物困难、危险。
举步(jǔ bù)的意思:举步意指迈步行走,也表示行动或前进。
秦鉴(qín jiàn)的意思:指通过对过去的事物或事件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推断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结果。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照烛(zhào zhú)的意思:用蜡烛照亮,比喻揭露真相或暴露事物的本质。
至明(zhì míng)的意思:指非常明亮或极其明确。
这首诗以秦楚两国的历史为鉴,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失策的忧虑。首句“秦鉴虽至明,不能自照烛”暗指秦朝虽然拥有明智的镜子(比喻贤明的君主或智者),但自身并不能洞察一切。接下来,“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借楚国剑的锋利反讽其误用导致内部的自我毁灭,暗示若无正确领导,利器也可能成为灾难的源头。
诗人进一步强调贤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意为国家如果失去贤能之士,就像瞎子一样盲目,无法前行。接着,“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警告说,处在艰难险阻的境地,没有贤人指导,每一步都可能导致国家的崩溃。
最后两句“秦楚昧于斯,宝器徒收畜”总结了前文,批评秦楚两国在关键时期未能识人任贤,宝贵的资源和人才被白白浪费。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警示当政者要重视人才,否则将面临严重的后果。魏野作为宋代诗人,此诗体现了他关注时政、倡导贤能政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