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十二首·其八》
《遣兴十二首·其八》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已见繁华眼前,又闻陵谷变桑田

南州野士郑谷不吃鱼粱吃紫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吃(bù chī)的意思:拒绝接受,不吃亏

吃鱼(chī yú)的意思:指人们在一起吃饭时,有的人吃得饱饱的,有的人吃得很少或者没有吃到鱼,比喻人们在分配利益时,有的得到了好处,有的得到了很少或者没有得到好处。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谷变(gǔ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发展变化,形势逐渐好转。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野士(yě shì)的意思:指离开尘世、追求自由、不拘泥于世俗的人。

郑谷(zhèng gǔ)的意思:指人心灵深处的秘密或隐情。

紫烟(zǐ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遣兴十二首(其八)》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对比繁华与变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已见繁华悲眼前”,诗人目睹了眼前的繁华景象,心中却生出悲凉之感。繁华往往伴随着短暂和易逝,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次句“又闻陵谷变桑田”,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山陵变为平地,桑田化为荒原。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喻着社会和人事的更迭,强调了世间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后两句“南州野士居郑谷,不吃鱼粱吃紫烟”,转而描述了一位隐居在郑谷的南州野士的生活状态。这位野士选择远离尘嚣,不以物质的富足为满足,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吃着紫烟,象征着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里通过对比繁华与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繁华与变迁的对比,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其一

别后时时想见之,朅来吐语便能奇。

夕阳寒带殊山雨,写出萧郎醉里诗。

(0)

书白水寺壁

寒岩花木斗迎春,古寺修筠战雨声。

负日晴轩成坐睡,朦胧何处鹧鸪鸣。

(0)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一

琴筑春流涨浅滩,圆吭幽鸟语林端。

纤蒲水荇空凄寂,背立东风整钓竿。

(0)

送圆监寺持钵之邵阳

丛林职似惊群雁,供给情如反哺乌。

梅蕊犯寒持钵去,山茶出屋得归无。

(0)

闻志公化悼之三首·其二

生死已将同夜旦,闲眠行乐不相妨。

遥知此日龙安寺,蛛网高人梦蝶床。

(0)

答庆上人三首·其二

米岭脊吞西岳,筠溪尾插漳江。

兴发扁舟寻子,夜晴风揭蓬窗。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