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历历烂青枝,又到分丝剪艾时。
花路柳关闲不启,免将肉面照清池。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前夕的景象与氛围。首句“榴花历历烂青枝”以鲜艳的石榴花点缀青枝,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气氛。接着“又到分丝剪艾时”,点明端午习俗,通过分发五色丝线和悬挂艾草,寄托对健康平安的祈愿。
“布谷语乾辞社老,寒皋舌长畏童儿”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布谷鸟在告别社神,以及寒露时节,担心被孩童捉弄的情景,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酒人每自欺新户,骚客频来竞险诗”则反映了人们在节日里饮酒赋诗的场景,既有自我陶醉的意味,也体现了文人的风雅与竞争精神。
最后,“花路柳关闲不启,免将肉面照清池”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避免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前的民俗风情与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拙哉大挠作甲子,不识太初与无始。
却教三万六千日,忙杀山僧希作佛。
岂知贤圣中所存,一朝坐老天地根。
七十年前无此人,众人道假我道真。
七十年后称寿者,众人道真我道假。
真假两不知,请问天人师。
今夕雷峰好轮月,不异匡庐夜静时。
江南有羁客,朝夕望不返。
柳衰寒花黄,狂风吠山犬。
潜颖欣青阳,眼见红复浅。
浮云弥太虚,河水日沔沔。
车盖填道路,相识非我善。
臭味自有真,岂以夙昔舛。
夕霞流停曜,圆景媚新畚。
仰观众鸟喧,使我中情远。
不畏新知乐,秖忧相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