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赠予的锦绷中蕴含的淇园烟雨之景,以及对河豚与竹子味道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对竹子真味难以言喻的感慨。
首句“故人寄我锦绷儿”,开篇即点明主题,一位老友寄来珍贵的礼物——锦绷,引出下文对内容的描述。锦绷,古代一种精美的包裹或容器,此处暗含着礼物的珍贵与期待之情。
次句“要识淇园烟雨姿”,进一步展开画面,淇园是古代著名的竹林之地,烟雨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诗意的氛围。诗人想要通过锦绷中的物品,去领略淇园那如诗如画的烟雨景象,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紧接着,“却笑河豚誇绝品”,这里以河豚作为对比,河豚因其肉质鲜美而被誉为绝品,但诗人却笑其过于自夸。这一转折,将话题从自然景观转向对事物价值的思考,暗示了对真正美好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可能并非外在的赞誉所能完全表达。
最后,“此君真味有谁知”中的“此君”指代竹子,借用古人对竹子的尊称,表达了对竹子内在品质的赞美。然而,真正的竹子之味,即其高洁、坚韧的品格,又有谁能完全理解和欣赏呢?这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具有高尚品质而不被世人完全理解的人或事物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入探讨了对美好事物的理解与欣赏,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止酒
欢伯招我游,愁城域我止。
悲欢各有缘,不落杯匕里。
两渡琼海洋,孑身抛妻子。
中馈乏酒储,曷为嘉宾喜。
况乃逢俗宾,投觞辄欲起。
强作解事言,浊醪有妙理。
知音不在弦,得趣酒可已。
今我欲还山,此瓢永弃矣。
辟如鼠饮河,岂必窥其涘。
怀哉阮步兵,瓣香聊以祀。
为园效陶体
托迹城市久,不能事远耕。
为园向东皋,今岁始得成。
编麻插疏篱,周折互相撑。
开畦列高下,凿沼注清泠。
细雨鱼儿长,菜甲亦以生。
钓鱼持作馔,剪蔬持作羹。
邻父偶然过,不用相逢迎。
浊醪出行厨,对酌还尽倾。
虽谈不甚解,而自爱其情。
从此罢琴书,来读种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