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耕乐亭二首·其二》
《耕乐亭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苔痕临水润,树叶近秋稀。

细雨群农集,残阳一鸟归。

村童收滞穗,野老候空扉。

亦有躬耕意,青莎拟制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村童(cūn tóng)的意思:指农村中的孩子,也可比喻为天真无邪、纯真无邪的人。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拟制(nǐ zhì)的意思:拟制指根据原样或原则进行制作或制定。

青莎(qīng shā)的意思:形容草木青翠蓬勃的样子。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耕乐亭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苔痕临水润”,通过苔藓的湿润状态,暗示了环境的静谧和湿润,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接着,“树叶近秋稀”点出时令已至秋季,树叶渐稀,透露出淡淡的凄清。

“细雨群农集”描绘了在细雨中,农民们聚集在一起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农耕生活的集体性和季节性。而“残阳一鸟归”则以孤独的飞鸟与落日余晖相映,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寂寥之美。

“村童收滞穗,野老候空扉”进一步刻画了农村生活细节,村童在收割剩余的谷穗,而老者则守候在家门口,期待着农事的结束。最后两句“亦有躬耕意,青莎拟制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也有意效仿躬耕,甚至打算用青莎编织衣物,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农耕图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伤二舍弟无疾而化·其二

肠断东篱何所寻,东篱从此事沉沉。

差肩行处皆成往,吊影伤时无似今。

清泪已乾情莫极,黄泉未到恨非深。

不知何日能销尽,三十二年雍睦心。

(0)

答人吟

筋骸得似当年否,气血能如旧日无。

却喜一般增长处,樽前谈笑有工夫。

(0)

商山旅中作

残火昏灯夜正沉,默思前事拥寒衾。

霜天皎月虽千里,不抵伤时一寸心。

(0)

悯旱

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0)

春日登石阁

满洛城中将相家,广栽桃李作生涯。

年年二月凭高处,不见人家只见花。

(0)

观棋绝句·其一

未去交争意,难忘黑白心。

一条无敌路,彻了没人寻。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