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村童(cūn tóng)的意思:指农村中的孩子,也可比喻为天真无邪、纯真无邪的人。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拟制(nǐ zhì)的意思:拟制指根据原样或原则进行制作或制定。
青莎(qīng shā)的意思:形容草木青翠蓬勃的样子。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耕乐亭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苔痕临水润”,通过苔藓的湿润状态,暗示了环境的静谧和湿润,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接着,“树叶近秋稀”点出时令已至秋季,树叶渐稀,透露出淡淡的凄清。
“细雨群农集”描绘了在细雨中,农民们聚集在一起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农耕生活的集体性和季节性。而“残阳一鸟归”则以孤独的飞鸟与落日余晖相映,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寂寥之美。
“村童收滞穗,野老候空扉”进一步刻画了农村生活细节,村童在收割剩余的谷穗,而老者则守候在家门口,期待着农事的结束。最后两句“亦有躬耕意,青莎拟制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也有意效仿躬耕,甚至打算用青莎编织衣物,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农耕图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