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浮水石》
《咏浮水石》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磊磊涧中物,浮浮水上行

能因小制大,遂幻重为轻。

岂是支机遗,犹非变木成。

通灵得气至理不须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得气(de qì)的意思:

(1).谓得以逞其志气。 汉 晁错 《募民实塞疏》:“欲立威者,始于折胶,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后未易服也。”
(2).谓适合节气、时令。 汉 班固 《答宾戏》:“得气者蕃滋,失时者零落。”
(3).中医学名词。即针感。指针刺穴位后,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浮水(fú shuǐ)的意思:形容物体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比喻虚浮、不实在。

浮浮(fú fú)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宁,浮躁不安的状态。

磊磊(lěi lěi)的意思:形容山石高峻、堆积如山。

能因(néng yīn)的意思:能够因此而产生的原因或结果。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通灵(tōng líng)的意思:指能够与灵魂或灵体进行沟通,亦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无障碍。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支机(zhī jī)的意思:指援助、支持的工具或手段。

鉴赏

这首诗以“咏浮水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首句“磊磊涧中物,浮浮水上行”,描绘了涧中石头与水上漂浮物的对比,暗示着不同环境中的事物有着各自的存在方式。接着,“能因小制大,遂幻重为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能力,即小物可以化为大物,重物可以变为轻物,体现了自然界中物质形态转换的奇妙。

“岂是支机遗,犹非变木成”,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物质变化的本质,指出这不是简单的物质遗失或转化,而是蕴含着某种内在的规律或力量。这里“支机”可能暗指古代传说中的支机石,常被用来象征神奇的力量或不可见的原理。

“通灵缘得气,至理不须惊”,最后两句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并非难以理解,而是可以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来领悟。这里的“通灵”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或内在联系,“气”则代表了宇宙间流动的能量或生命力。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邃的哲思,引导读者去探索自然界的微妙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普遍真理。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四琴诗瀛台补桐书屋所馀老桐因循复枯惜其材制为四琴各锡之名而题以诗·其二湘江秋碧

不解攫醳解琴意,七弦挂壁何不可。

晖十有三丁晨星,导和理性图书左。

湘江夜月来水仙,窗映飘萧绿阴锁。

何须鸣玉觅金儒,爱渠亦复周旋我。

(0)

晓月

过望月就匡,大明引朝暾。

寒光尚欲流,素影直可扪。

中秋倏已徂,抚景怀高奔。

溪霜点清冷,峦烟互吐吞。

西宇不忍倾,隐隐留纤痕。

(0)

七月二十二日恭奉皇太后巡幸塞北晓过清河有作·其二

不必诗陈车既攻,每思梦叶猎非熊。

年年扈跸承慈豫,日日清宫问寝同。

(0)

西直门外·其二

晚田稻可冀丰还,瞻望每每一解颜。

不为沽名勤望岁,乐忧此外更无关。

(0)

游香山·其一

宿雨滋鳞町,新晴罨黛鬟。

廑怀观穑事,乘兴到香山。

蔓莽破烟步,孤松带露攀。

半年忧里度,此际稍心閒。

(0)

是夜微雨叠前韵

隔林霏薄雾,入夜隐疏星。

忽听浽溦响,难安梦寐形。

数残高阁漏,倚遍小山屏。

自咎吾言戆,还蕲沛大灵。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