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亿(bǎi yì)的意思:指数量巨大、极其庞大的数量。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海岳(hǎi yuè)的意思:形容山势高大、雄伟壮丽。
即真(jí zhēn)的意思:即刻就是真实的意思。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迷悟(mí wù)的意思:指人在追求真理、理解问题时,由于思考不透彻或认识不清楚而感到困惑和迷茫。
青黄(qīng hu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气色好,精神饱满的状态。
曲直(qū zhí)的意思:表示对人的品行、行为是否正直、诚实进行评判。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唯心(wéi xīn)的意思:指只相信主观心理,不相信客观事实的思想观念。
唯识(wéi shí)的意思:指唯有正确认识才能达到觉悟的境地。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玄默(xuán mò)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深奥、含蓄,不易被人理解。
言宣(yán xuān)的意思:言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公开宣布或宣传言论。
圆常(yuán cháng)的意思:圆满常久,指事物得以圆满、长久发展。
天上人间(tiān shàng rén jiān)的意思:形容环境、条件等非常美好,如同人间仙境。
- 鉴赏
这首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宋代禅宗高僧释守卓所作。诗中以深邃的哲理和禅意,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质与存在。
“三界唯心,海岳销沈”,开篇即点明宇宙万物皆由心灵所创造,如同大海与高山在心灵的映照下显现或消失。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三界”概念,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象征着心灵的不同层次与境界。
“万法唯识,青黄曲直”,进一步阐述了万事万物皆由意识所构成,无论是青绿的山川还是弯曲的道路,都是意识的显现。这体现了佛教中“唯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所生起的虚幻显现。
“天上人间,乃规乃则”,指出无论是在天界还是人间,都有其规律与法则,这些规律与法则都是由心灵所制定并遵循的。这里强调了宇宙间的一切秩序与规则,都是心灵作用的结果。
“眼耳即真,见闻俱惑”,提出眼睛与耳朵等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并非绝对真实,而是受到个人意识的影响而产生迷惑。这反映了禅宗对于感知世界的一种独特见解,认为真正的真理并非通过感官直接获得,而是通过内心的领悟与觉知。
“孰为言宣,讵假玄默”,指出言语难以完全表达真理,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沉默之中。这里强调了禅宗修行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理念,认为真正的理解与智慧只能通过内心的体验与实践获得。
“混尔圆常,分尔百亿”,描述了宇宙万物在混沌中保持着永恒的循环与变化,同时又在不同的层面展现出无穷的多样性。这体现了佛教中关于宇宙与生命的深刻洞察,认为生命与宇宙都在不断流转与变化中保持和谐与平衡。
“迷悟不来,尘毛匪忒”,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人生与宇宙真相的深刻思考。认为无论是迷失还是觉悟,都难以逃脱生命的本质与规律,就如同尘埃与毛发一样,无法改变其存在的事实。这里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宇宙的恒定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禅意,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质与存在,以及人类心灵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展现了释守卓大师对于生命、宇宙与真理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雨夜拥炉防警楫儿从傍屡作啼思
野居宁免惧,所恨乏兼赀。
鸡犬偶不宁,儿女成悲啼。
青毡有旧物,绿林多健儿。
昨闻东西陌,颇受狐鼠欺。
明灯守长夜,风雨正凄其。
岂云网可漏,无乃岁阻饥。
春阳正骀荡,民物方皞熙。
愿言寄当路,莫惮催科迟。